【本報訊】安全套可以預防性病,但消委會在五款安全套檢出可遷移N-亞硝胺,或有致癌風險,其中含量最高的「活色生香蜜蜜果」更被驗出含有三種N-亞硝胺,每克含73.3納克N-亞硝基二甲胺(NDMA)、854.5納克N-亞硝基二乙胺(NDEA)及235.5納克N-亞硝基二正丁胺(NDBA),遠高於世衞每公斤不多於50微克(每克含5萬納克)的「資格預審」要求。
衞生署表示,N -亞硝胺多為產品中的污染物,過往在食品、啤酒、煙草產品、橡膠產品和化妝品等亦曾驗出N-亞硝胺。N -亞硝胺可能令人類患癌,根據世衞指引,安全套中的加速劑殘留物與空氣中的氮氧化物可引起化學作用,產生很小量N-亞硝胺。
香港醫學會代表黃國田醫生指,N-亞硝胺可導致許多動物患癌,人類長時間暴露於超過可接受水平,亦會增加患癌風險,偶爾使用安全套不會即時造成危險,但若要經常使用,則應保持謹慎。
世衞資料亦指,有專家估計人類一生中使用安全套只會吸收微量N-亞硝胺,由此誘發腫瘤風險低;但技術上可降低安全套中的N-亞硝胺含量。
消委會指,儘管今次檢出量不高,但生產商應選用較安全的加速劑,同時在生產過程中充份浸泡、清洗產品,降低N-亞硝胺含量,將風險減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