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令全港停課大半個學期,學生們足不出戶「避疫」,每日使用手機或電腦的時間大幅飆升,包括聽網課、網上作業、以社交平台與師長或同學溝通等,引致學生對手機依賴度上升,「手機成癮」日漸嚴重。有家長直言,即使察覺孩子機不離手,但難以分辨是學習需要,還是過度使用,最終亦「冇晒符」。早前更有中學生疑因沉迷打機被「收手機」而輕生,釀成無法彌補的悲劇。有醫生指,嚴重手機成癮者會出現吊癮反應。
記者:盧藹雯 黃麗英 江子堯
美國App數據調查機構App Annie年初發表的分析指出,在疫情襲全球下,今年首季全球Android用戶使用Apps與遊戲的時間,比去年第四季數據大幅上升20%。其中,中國及意大利更增長30%。該機構預料,因應各地政府加強社交隔離措施,用戶使用Apps的時間將持續上升。
事實上,本港疫情反覆,在限聚令下學校紛紛轉為網上授課,令學生使用手機時間暴升。本報隨機在街頭訪問一批中學生,當中大部份學生承認在停課期間,打機和上網時間亦增加。讀中四的何同學稱,每日至少要用6至7小時電腦或手機,當中多以網課和資料搜集為主,其餘則用2至3小時打機。不過亦有學生因為過度使用手機,一度出現「手機成癮」,不能自拔。
現年16歲、讀中四的Tom自言8歲開始打機,小學時名列前茅,考入區內band 1中學,惟升讀中學後跟隨同學迷上《王者榮耀》,由中一升上中二時更達至巔峯,「一路行一路打,唔係食飯、瞓覺就打機,打到眼瞓就瞓。」最嚴重時腦裏只有打機,上課、放學後仍無間斷地玩,直至凌晨2時,每日打機長達10多小時。
「係因為個心魔!」Tom稱在打機過程中取得成功感:「輸咗就想贏返,贏咗就想繼續贏,所以贏或者輸都想繼續玩。」機癮令他成績一落千丈,中二時名次插水,由中一考全級90名下跌40名,差不多「包尾」,被迫留班,加上打機令他視力受損,「搞到我要戴眼鏡,散光百幾度。」令他痛定思痛誓要「搣甩」機癮。
「戒打機好辛苦,成日都想玩,但又唔可以玩。」他形容初時很迷惘,且坐立不安,惟有想辦法解悶,「出去識吓新朋友,唔好淨係對住部手機。」在他決心戒癮下,打機時間銳減一半至一日4至5個小時,放學後,更將精力集中用來溫習課堂知識,成績大有進步,更獲老師讚賞:「俾人讚好開心!升咗20名左右,撇甩咗打機揀到(心儀)科目,有成功感。」惟疫情後改為在家聽網課,又令他心思思打機,一度每日打足8小時。
Tom不希望被機癮再次拖累學業,決心「戒機」,更索性將手機遊戲刪除,改為睡覺和跑步。踏入新學年,他更擔任班會主席,增加與同學互動,分散打機的注意力。本來用YouTube觀看「打機攻略」的他,現時只看綜藝節目放鬆,將打機時間大減至每日一至兩小時。
對於兒子懸崖勒馬,成功戒掉機癮,母親陳太深感安慰:「佢成績係有進步,學習方面多咗,呢樣我肯定接受,係好開心。」但昔日兒子機不離手,荒廢學業,近日見兒子又拿着手機,一度發火稱要「收手機」,但冷靜過後,她直言疫情下學校增加不少網上授課,一時間難以分辨兒子是打機還是上課,家長根本「冇晒符」。
有中學校長指出,教育局指引學校在早前停課期間,實行半天網絡授課,中學生的時間表大部份是每日8至9堂,每堂30至40分鐘。撇除上網做功課外,學生每日最少要花4.5小時使用電子產品上課。除了授課,收發功課及回條等都透過網絡進行,必要時老師亦會透過手機應用程式聯絡學生。為防止學生使用電腦時間過長,老師每20分鐘會安排休息時間。縱使現已復課,但教育局規定學校只能進行半天面授課堂,為免教學進度大落後,不少中學仍會透過網上授課為學生補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