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第四波疫情爆發至今,除院舍國寶之家外,大部份確診者都與酒店或酒吧相關,當中以China Secret/豪麗大廈群組和帝苑群組最引人注目。但這兩個群組的真正源頭始終未明,傳播鏈未斷。雖然今次爆發的規模較第一至三波小,卻暴露了衞生署與警方追蹤緊密接觸者的能力不足。
China Secret酒吧群組在10月初開始爆發,並串連起豪麗大廈和港威酒店「Staycation」群組,累計有 15名確診者,但衞生署至今未能判斷哪個群組屬第一代傳播者。
9月23日曾光顧China Secret的滯港泰籍女遊客(5098)和IVE男學生(5107)的發病日期最早,二人均在9月尾發病。同日的顧客中另有三人確診,包括一名居住在豪麗大廈的泰國女子,以及參加過港威酒店八人派對的宏利金融員工。豪麗大廈至今有五名住客染疫,港威Staycation亦合共有四名參加者確診。
在這個群組中,最少出現過三次資料遺漏情況。首先,個案5098早於10月1日確診,但衞生署要到兩日後IVE男學生確診,透露他曾光顧China Secret,署方才從傳媒提問中得知5098亦曾光顧同一酒吧,遲了最少兩天追蹤接觸者。
10月4日,一名居於青衣的泰裔少婦確診,她聲稱曾與她兩度同遊油尖旺的友人已返回泰國,署方又延誤至兩日後才發現居於豪麗大廈的一個確診個案正是其友人,懷疑有人虛報行蹤。
10月9日和10日,又分別有兩名港威Staycation參加者確診,但當時署方仍未有鎖定其他參加者追蹤,要到其中一名參加者自行求醫並確診,署方才於三天後揭發這個群組。
根據《預防及控制疾病條例》,任何人士向衞生主任提供虛假資料均屬違法,最高罰款5,000元、監禁六個月。雖然多名確診者涉嫌瞞報行蹤,但衞生署回覆查詢時表示,自1月疫潮爆發至今,只得一名43歲男子因虛報資料被判罰120小時社會服務令,該名男子3月4日曾在瑪麗醫院向醫生提供虛假外遊紀錄。署方表示,在接獲確診個案的通報後,會即時展開流行病學調查及追蹤接觸者,並適時公佈相關資料。
當局曾多次聲稱警方可利用超級電腦進行數據分析,以協助追蹤傳播鏈、超級帶菌者、病源及熱點。記者查詢該系統至今追蹤過多少個案或群組、尋獲多少名確診者,警方卻聲稱無備存相關數字。
不過,警方今年6月曾向傳媒聲稱,該系統完成追蹤14宗群組或感染個案,包括蘭桂坊酒吧群組,並為這群組篩選出122名有關連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