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老師去年教「言論自由」,今天卻被教育局以「港獨」罪名釘牌,言論自由越收越窄,「犯罪」門檻越降越低,有充分理由相信,明年(或明天)若有教師像楊潤雄般說「港獨不可行」,或像譚耀宗般稱「港獨不應該」,都是居心叵測的曲線「播毒」,拉得。
請勿天真地幻想,利申一句「我反對港獨」就平安大吉。蘋果廣告統計員已經用行動告訴你,只要反對得不準確,任你是當今局長,也可被打成「牛鬼蛇神」。典型中國奴才太監的宮鬥,呵欠。
那些動不動就自稱中國人的東西,大概沒聽過「不食馬肝」,所以才肆無忌憚「反港獨」,開口就錯。網友陳君是讀歷史的,昨天留言指出,中國官方自古以來對「港獨」之類的問題,標準回應是「不食馬肝」,而非大鑼大鼓反對。
漢景帝即使沒其他成就,單憑他裁決那場中國史上著名的「純學術討論」,就足以名垂青史。據《史記》所載,參與討論的兩位主角,一個是以治《詩經》聞名的轅固生,一個叫黃生,兩人在景帝面前爭論商湯和周武王是否造反奪權的問題。黃生說:「湯武非受命,乃弒也。」轅固生反駁,說桀紂虐亂,天下人皆歸心湯武,所以湯武是受天命。
黃生不服,強調君臣有序,君主做得不好,臣子該正言直諫,矯正主上過錯,怎可能誅君奪權呢?此時轅固生就出絕招:「必若所云,是高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粵語翻譯:「照你咁講,我哋高祖推翻秦朝做皇帝,咪大錯特錯?」心水清的讀者,應該看出我昨天反駁譚耀宗的方法,正是轅固生KO黃生的招數。
觸碰到這個敏感話題,漢景帝尷尬了,但他沒有DQ二人,而是有技巧地終結討論:「食肉不食馬肝,不為不知味;言學者無言湯武受命,不為愚。」據說馬肝有毒,吃不得,故景帝說即使不吃馬肝,也不能說唔識食,暗示「湯武是受命抑或弒君?」這議題也有「毒」,學者不談也不算愚昧。從此,沒有學者再探討這條題目。
咦,近年的「馬肝」議題,到底是誰在樂此不疲地炒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