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市場一直傳聞中國擬在境外發行60億美元(約465億港元)主權債,路透昨引述消息說,最終規模及定價將於本周三落實,美國機構投資者亦首次獲准參與。但最有趣的不是發債詳情,而是彭博引述知情人士謂,負責是次發債的13間包銷行名單中,被中方多番炮轟出賣華為的滙豐,並不在名單之內。
若消息屬實,將是滙豐自2017年起,中國發行大規模美元債券以來,首次被排除包銷陣營外,反映中國不介意美國投資者參與認購,卻介意滙豐參與包銷。
滙豐香港發言人回覆彭博查詢時不評論事件,但重申該行是G3發債體在內地發債的領先外資行,致力支持中國資本市場開放,並與財政部有良好持久合作關係。
一資本市場人士表示,滙豐向來是境內外資本市場發債銷售的龍頭行,雖然無人能證實此番出局與政治考慮是否有關,但不排除很高關連性 ,即使最終中方不將滙豐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內,亦不代表雙方關係修好。
根據彭博報道,負責包銷中國美元債務的13間銀行,包括中資大行、美銀、花旗及渣打等。財政部未就報道回應。
路透引述四位知情人士稱,中國準備本周內在境外發行約60億美元債券,發行模式首次包括針對美國投資者私募配售機制的144A,債券年期涵蓋3、5、10及30年期;納入美國投資者,意味儘管中美關係緊張,中國仍希望擴大投資者基礎,而似乎美國投資者亦不在乎政治爭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