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版開題,今期評《施政報告》。記得從前在那份未染紅的權威報紙大版專欄,每年總會點評一下,因對政府仍有點期望。今天?這個政府只懂挑動內鬥、與民為敵,卻一事無成且永不反省。若非應編輯要求,不會主動評了。
大陸之所以素有政不出中南海之說,皆因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敗壞制度自有敗壞基因。有此基因,即使未爆社運前施政已舉步維艱。今天的政府已無認受性,高壓統治有中共撐腰、武器護航,施政已毋須再向市民報告,更不必向傳媒吹風,一於一意孤行,照樣明日大嶼一鋪清袋。那施政還有啥要報告?
要大篇幅頭版報告的,是強調北京的強勢統治和準確貫徹落實一國;至於兩制嘛,跟八萬五一樣,不提就即是無了。由於這部份先經中共嚴格批改,故今份《施政報告》的一大特色將會是首度充斥着黨的喉舌和霸氣。這將是刻意而肆無忌憚的:因為這樣,才能彰顯強勢統治,好讓你港人認清真正老闆誰屬,教你明白所謂特首不過是區長。
另一會大篇幅強調的,必是大灣區的無限美好,以應中共為香港全面洗血的舉動。第三個通篇會見的調,是將由老懵年代準確掌握的規劃經濟全面引進,通篇打造這樣、打造那樣。當然,歷年《施政報告》裏最多的就是空頭支票,政客從來多大話,信者若非太天真就是太幼稚,古今中外皆然。
最後一個勢必見到、最正路的內容,乃《施政報告》會大篇幅談那些本應由市政、區議層面的瑣碎小事。零散、隨意的內容可令群眾討論失焦,分散人民對政府的憎恨。這非甚麼新猷,而是所有政治化妝手冊裏頭都有教落的操作。政治上這稱為議題設定,你跟住這設定團團轉去討論,就中計了。
四大路數,且看估中幾多。
羅家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