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煞停施政報告 泛民:林鄭淪妹仔市長

中央煞停施政報告 
泛民:林鄭淪妹仔市長

【本報訊】 特首林鄭月娥原定明日到立法會宣讀新一份《施政報告》,但她昨早突然召開記者會,宣佈押後公佈《施政報告》,因她原本要求北京支持的撐港經濟措施,上周末才獲中央通知,要她月底上京與相關部委討論後才有決定,只好將《施政報告》押後到11月底前公佈。對於遭中央叫停《施政報告》,林鄭否認《施政報告》須先經北京審批,更否認整件事中角色被動,揚言自己仍有權「揀一日發表《施政報告》」。民主派批評林鄭已成北京眼中「呼之則來,揮之則去」的「妹仔巿長」;有評論員更指,事件反映北京對港插手越來越深,連《施政報告》也要獲中央首肯才放行。

林鄭昨晨11時半突然見記者,公佈押後《施政報告》決定,並已知會立會主席梁君彥,不會影響立會復會。雖然林鄭聲稱不在立會復會首次會議宣讀新一份《施政報告》沒有法律問題,又稱前特首董建華及梁振英也試過推遲宣讀《施政報告》,但自回歸以來,從未有特首試過在公佈前兩日才匆忙宣佈押後。

至於押後原因,林鄭稱因香港經過嚴重疫情,外界期盼今份《施政報告》可令香港走出經濟困境,「我哋要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特別係粵港澳大灣區」,她早前預備一系列挺港措施,要求中央考慮及支持,但她上周末接到中央通知,因涉及範圍廣泛,非單一部委就能決定,她本月下旬將前往北京與相關部委開會,屆時始能得悉中央最終會否支持。她又強調押後不影響民生政策出台,仍會成熟一項公佈一項。

■特首林鄭月娥押後宣讀《施政報告》,泛民議員製作道具諷刺她為北京的扯線公仔。

僅表示希望11月底前公佈

有記者質疑押後決定太倉促,又指以往也試過先發表《施政報告》,待有新措施時才舉行記招交代,林鄭承認公佈押後「時間的確比較短」,但死撐「係咪一定要咁固執,一定要喺嗰日讀《施政報告》,令市民失望?」堅稱押後發表令《施政報告》更有內涵、為社會帶來更大嘅振奮。林鄭承認起草《施政報告》時有和中央溝通,但否認《施政報告》要中央審批才能公佈;至於她周末才知悉要到北京開會討論有關措施,特首角色是否只是「被動」,變成「一國一定大於兩制」,林鄭反稱自己十分「主動」,「自己仍然可以揀一日發表《施政報告》」,不過她連何時可再發表《施政報告》也不確定,只稱希望爭取11月底前公佈。

被指討好北京作連任部署

民主派會議召集人胡志偉批評林鄭押後宣讀《施政報告》,就如置水深火熱的香港人於不顧,也意味《施政報告》已變成要先經北京審批後才可發表。社福界議員邵家臻批評,林鄭因應習總南巡,一聲不響將「施政」報告變成「撕政」報告,令港人對《施政報告》僅有的期望亦化為烏有,「希望林鄭唔好再問點解佢嘅評分係零分,正如警察唔使再問巿民點解咁憎佢哋一樣」。公民黨郭家麒揶揄林鄭在中央眼中,只是「呼之則來,揮之則去」的一個「妹仔巿長」,他直言全體公務員為《施政報告》準備已久,林鄭應向他們道歉。建制派全體唱好押後,稱有必要「背靠祖國」,押後予政府更多時間「交貨」。

時事評論員林和立指出,政圈皆知,過往的《施政報告》均要經北京過目,但從未發生像今次被叫停的情況,他或與北京要審批《施政報告》部份措施有關,估計從今以後,特首發表的《施政報告》,可能事無大小均要先經北京首肯才放行,「一國凌駕兩制非常明顯」,而林鄭甘與被北京進一步矮化特首地位,有可能想以此討好北京,作連任部署,「香港地位受唔受破壞,可能唔係佢(林鄭)嘅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