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第三波疫情涉及不少安老院舍,公立醫院短時間內需接收大量病人,其中伊利沙伯醫院至今有38名病人曾入住深切治療部,當中兩人死亡。該院醫護指,長者一旦感染,病情容易短時間內急轉直下,希望港人保持自律,以免第四波疫情更嚴重,「如果市民唔係齊心合力抗疫,前線醫護人員最後都可能會失守」。
伊利沙伯醫院深切治療部顧問醫生吳榮耀表示,本港7月爆發第三波疫情,不少確診人士為長者,對比第一、二波多為年輕患者,長者出現併發症及死亡機率較高,不少患者需入住深切治療部,「8、9月入嚟(ICU病房)嘅都係60到80歲」。
吳憶述7月19日周日傍晚起當值,至凌晨已接收三名病情轉差的病人,由於多數病人需接受插喉等高風險程序,事後他為保障安全會洗澡,「一世仔未試過喺醫院一日沖三次涼,每次沖完以為冇嘢,跟住話又要收,都真係幾攰,因為除咗呢三個病人,仲有好多其他病人要照顧」。
自願成為該院深切治療部特派隊伍的註冊護士江啟聰指,印象最深刻是一名60多歲男病人,本身心臟情況已不太好,患有高血壓和高血脂等,入院兩日後病情已急轉直下,需使用人工肺,不久後其維生指數已接近彌留狀態。
惟因醫院不容許探訪確診者,他只能穿上整套防護裝備,透過視像通話拍攝病人的樣子,讓病房外的家屬見他最後一面,「傷心嘅地方係當一個親人去到咁危殆,連最親嘅人都唔可以入去見,作為前線醫護人員真係個個都唔想」。江直言疫情至仍未穩定,望港人不要放鬆。
吳榮耀亦指,「希望第四波唔好比第三波更差,如果市民唔係齊心合力抗疫,淨係得醫護人員抵禦戰爭,前線醫護人員最後都可能會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