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展智庫】趁早考慮ESG免執「水尾」 - 鄧威信

【星展智庫】趁早考慮ESG免執「水尾」 - 鄧威信

ESG投資已非新事物,最先在歐美崛起,已超過20年歷史,一開始主要聚焦在環保議題上,至今也評估企業在社會責任及公司管治的質素作評估。現在如果仍然以為ESG投資只是Nice-to-have(可有可無),純粹令投資者良心好過的推銷點子,那就大錯特錯。現今資訊透明一間企業如果對環境及社會造成傷害,必定無所隱瞞,股東亦會成為受害者,所以ESG已漸漸成為主流的投資概念,大型的機構性投資者已不能不考慮ESG因素。

ESG在歐美起步早,但近年亞洲的主權基金亦紛紛引入ESG因素作投資決定。香港在這方面亦不落後,金管局從2015年以來一直積極推動綠色債券投資,今年以來特區政府及相關機構更是大力推動香港作為國際ESG投資樞紐的地位;6月時金管局發佈了《綠色及可持續銀行業白皮書》;7月時港交所對來港上市的IPO項目也明確要求在招股時即披露ESG方面的風險。

雖然ESG在亞洲的主權基金已落地生根,但亞洲個人投資者對ESG的概念還不是太強,一般人對ESG的印象是「花錢」而不是「賺錢」的項目,為免落後,淪為執「水尾」的投資者,這個概念必須要改變,一間企業要持續發展,必須要顧及對社會及環境的貢獻,賺錢之餘要惠及人類、社會福祉,ESG指標高,企業具前景,亦會吸引長期資金垂青,市值亦同步上升。

鄧威信

星展香港豐盛私人客戶投資顧問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