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民調支持度一直領先,看似形勢大好。惟現實是民主黨經歷2016年大選一役後,對這些好得難以置信的數據始終將信將疑,地方樁腳博丁直指「民調只是海市蜃樓」。至於調查機構,經過四年檢討,民調工作亦做了一些修改,務求減少誤差。
拜登陣營視民調如浮雲事出有因,四年前同黨候選人希拉莉便是在民調一片看好下與總統寶座失諸交臂,希拉莉雖然總得票多出兩個百分點、即接近300萬票,但在威斯康辛、密歇根及賓夕凡尼亞等搖擺州分,卻由預測穩勝變倒輸,結果三地選舉人票盡歸對手特朗普,成為他逆轉勝當選的關鍵。
前車可鑑,為免再一次陰溝裏翻船,民主黨人對今屆選舉的民調保持相當戒心,即使從地圖上看,擁有較多選舉人票的東西岸州分已呈現兩片藍海,但該黨未敢言勝,「我不會再依賴民調了,現在只會重視黨工在地方的所見所聞」。來自亞利桑那州的博丁又說:「已未聽見有黨友再提民調,我相信美好的民調會成為糖衣毒藥。」
對於四年前的甩漏,美國民調機構事後痛定思痛,歸納出幾個分析誤差的原因,包括未有將受訪者的學歷背景列入問卷內容;未能預測大批游離選民最後一刻走出來撐特朗普;未能弄清楚許多聲稱支持希拉莉的受訪者,其實是「羞於啟齒」的特朗普支持者。
富蘭克林與馬歇爾學院的民調負責人麥當娜坦言,特朗普的隱性支持者是上屆大選的分析盲點,「我們從票站調查結果推算,選前10天有20%多選民立定決心或轉軚支持特朗普,比率遠多於希拉莉」。但麥當娜認為今時不同往日,特朗普今屆難以重施故技,因為現時「認同特朗普工作表現的共和黨人已高達85%至90%」,換言之,游離選民遠少於上屆,能否左右選情成疑。
穆倫伯格學院民意研究所也彌補分析上的漏洞,今年將受訪者的學歷背景加入調查範圍。負責人鮑里克指學歷過去對選情影響不大,但由2016年起高低學歷選民在投票上明顯分道揚鑣,他說:「把學歷列入最近民調內容後,拜登(在賓夕凡尼亞州)領先四個百分點,但若按照2016的模型分析,優勢則會擴大到六個百分點。」
修正四年前的漏洞後,今屆民調會不會比較準確呢?答案卻是說不定,因為選情每屆都在變化,今年雖然少了游離選民,卻遇上武肺疫情大爆發,勢必影響選民親身投票的意欲。四年前曾準確預言特朗普會贏得大選的星級分析員西爾弗(Nate Silver)認為,「高比率的郵遞投票將是今屆民調出現潛在誤差的重要原因之一」。他特別指出,郵遞投票看似有利民主黨,但隨時會出現相反結果。
英國《衞報》/《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