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行路上 - 高慧然

膠行路上 - 高慧然

今年的諾貝爾和平獎頒給了聯合國轄下的世界糧食計劃署WFP(World Food Programme),得獎者不是香港抗爭者,也不是侵侵。我雖然感到失望,卻不覺得意外。你能指望一個去年把獎項派給瑞典環保少女的組織,今年把獎派給誰呢?

以「對抗飢餓問題,以避免其演變成衝突甚至戰爭」這樣冠冕堂皇的理由頒個和平獎給聯合國轄下的機構,實在非常聰明。首先,左膠們一定收貨;其次,保證不會得罪不敢或不想得罪的國家。再者,美國似乎也不好說甚麼。

該組織近年受負面新聞纏繞,目前的執行主任David Beasley 2017年4月上任,由侵侵任命,Beasley上任以來,致力進行內部改革,委託獨立機構進行調查,該組織約有17000名工作人員,獨立機構調查了接近半數的8000多名員工,35%的受訪者親歷或目睹濫權、任人唯親現象;29%的受訪者親歷騷擾或目睹騷擾;23%的員工認為自己被歧視;8%的員工提及性騷擾等等。有沒有人跟我一樣覺得,這個組織越來越像世衛,正慢慢失去公信力。一個諾貝爾和平獎牌,不能挽救它的公信力,卻讓它在膠行路上越行越遠,變得離地而孤高。

據悉,目前地球上約有8億人在挨餓,人口膨脹、農耕地被改變用途、糧食分配不均、戰爭等等,都是造成飢餓問題的原因。而持續大半年的武漢肺炎,也加劇了飢餓問題,以及由此衍生的社會問題。諾貝爾和平獎的頒發,真的能令世界變得更和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