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經人】息滙皆上揚 人幣搶市場 - 羅家聰

【一名經人】息滙皆上揚 人幣搶市場 - 羅家聰

美股升離調整低位已兩周,睇圖有點如6月中下旬回調般,三周跌完,再展升浪。跌完並不出奇,但如五周前寫「主板快見底,科技股仍貴」,納指走勢雖仍最佳,卻處2009年中起的對數通道頂部。無疑大選在即,特朗普有誘因出盡力托市,但貴就是貴,除非不信均值回歸,否則結論還是納指調整尚未足數,儘管主板指數則處通道中間。

美滙肯跌、長息肯升,乃是次升得有理之象。然而7月尾至今美滙仍處上落格局,還是跌穿92.7才算穩陣。至於十年期債息仍受制0.8厘,而類似今次衝高無力之象,早輪亦嘗兩次。通脹壓力真在升嗎?五年期打和債息兩個月來仍在1.6厘,即是不高。美國個人消費開支(PCE)由疫前增2.5%插水反彈後現仍-3.2%,通脹壓力不問可知。

納指和標指均完成圓底,而道指則差些少達約29100點水平的阻力線,本周料先升後回,但全周拉勻料仍處上落格局。

恒指上周突破下降軌後可看高些少,料逼近25000點,暫以大約25200點水平的下降軌處為限。近月科技指數跑贏主板,但始終特朗普中招後欲報仇,尤其大選近而其落後之勢明顯,一旦敗選報復之心勢必更強,大陸科企料將是箭靶。

最近人幣之勢強,顯然非美元跌所能完全解釋。CNY的大枝陰燭只是追回CNH,倒無特別。論中間價,現反不及9月下旬時強,可見官方的升值心態也未算十分進取。

人幣敢升,是因被圍堵和食自己(內循環),既已一刀兩斷,自無需要貶值刺激出口。反而在兌美元有機會被制裁下,現急欲起碼將人幣區域化。藉着人債入富時債指數後,人滙升值一輪,加些甚麼數碼紅包甜頭,好讓資金收息賺滙再加點小便宜,請錢入陸。

半年以來,人幣孳息曲線大升,兩年期升厘半至2.8厘,十年期升0.7厘至3.1厘,相當於加息3至6次。不過,大陸通脹由5.4%跌至2.4%,可見通脹壓力不大,而這孳息升不怎反映經濟變化。升息等於債價跌,故「人債很受追捧」亦很難說得通。由於全條債息曲線由人行嚴格操控,故較佳解釋是官方刻意挾息以吸引外錢。

只不過,升值、挾息不可能無止境下去,當吸到出現「錢進疲勞」時就會鬆手,甚至掉頭跌了。

羅家聰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