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宇署2013年推出招牌檢核計劃,針對規模較小及潛在風險較低的現存招牌,擁有人可透過計劃保留招牌,不過街招創辦人Ken指條件苛刻,「佢高度、大細都有限制,如規定招牌喺街中間線退後1.5米,高度又要喺行人路上3.5米,好多都唔過關。」
當局亦規定要由結構工程師認證其結構安全,並要每五年重新檢核,對店舖來說成本太重,故連檢核申請亦不多。
Ken稱有店東有意保育招牌,向他們求助,「佢哋好珍惜,保養得好,鐵架光鮮,燈亦着得足,但一睇位置、大細就知冇可能批」。屹立銅鑼灣波斯富街40多年、已結業的蛇王二昔日設巨型招牌,前店長羅長熙稱約五年前收到屋宇署清拆令,他稱招牌雖已有30多年歷史,一直保養良好,「有招牌公司定期檢查,每月都有畀保養費。以前個招牌喺波斯富街一望就見,係舖頭嘅icon,對間舖好重要。」可惜政府多次來信要求清拆,事件擾攘一年,他們無奈聽從,「根本冇危險,政府要一刀切都冇辦法,總之唔好麻煩佢,個政府就係咁。」
屋宇署資料顯示2013至17年間每年就違例招牌平均發出2,254張清拆令。招牌檢核計劃2013年9月推出,翌年開始批出申請,2013至17年間每年平均接獲129個檢核申請,每年平均僅65個獲批,即僅半數獲批,亦佔被發清拆令招牌數量僅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