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耗費5.3億公帑的全民檢測大龍鳳被批評成本效益極低,政府抗疫督導委員會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直指,本港病毒檢測失焦,全民檢測找到確診者比率僅0.002%,但政府門診和私家醫生派樽檢測,比率分別高達0.5和0.8%,直斥政府資源錯配,認為須討論是否立法強制有病徵看私家醫生的人士檢測。
袁國勇昨在電台節目上指出,全民檢測有逾178萬名市民參與,只找到32名確診者,但政府門診和私家醫生派樽檢測,每一萬人分別找到46和84名患者,反映政府資源放錯地方,非常不理想,認為市民如有輕微病徵會到政府門診或私家醫生檢測,是找出確診病例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效果比全民檢測更好,當局應增加相關資源。
他指,現時最重要是檢測有輕微病徵人士,認為政府需要討論是否立法強制看私家醫生的有病徵者接受檢測,否則疫情有可能反彈,成為本港防疫漏洞。
食衞局長陳肇始昨巡視葵青石籬社區會堂臨時檢測中心後稱,政府無忽略輕微病徵人士的檢測,當局一直有讓他們透過私家醫生或醫管局普通科門診接受檢測。另新增的九龍城及油尖旺臨時檢測中心今日起投入運作。截至昨晚8時,灣仔和葵青兩所臨時檢測中心累計合共為1,844人採樣;至晚上10時完成518個樣本的檢測,若有呈初步陽性會交由衞生署覆檢,但該署無交代有否初步陽性個案。
袁國勇批評全民檢測效用不彰,惟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在網誌「盲撐」偉大祖國於本港強推的全民檢測,聲稱整個流程的演習有助香港建立適合本港情況的應變機制,為本港提供寶貴經驗。他更盛讚內地透過全民檢測有效截斷傳播鏈,加上推出健康碼,以風險評估及識別機制,讓沒有染疫的市民保持日常生活。
立法會議員郭家麒認同袁倡議增加資源在私家醫生和門診檢測,批評政府以政治掛帥凌駕公眾健康。他質疑陳茂波所謂的全民檢測經驗應是「失敗嘅經驗」,對陳只懂「擦鞋」感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