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起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葛綠珂的詩,我更喜歡看物理學獎得主彭羅斯爵士(Sir Roger Penrose)的書。當初對彭羅斯產生興趣,緣於十多年前在友人宋以朗的家,見到書架上有一部磚頭咁厚的The Road to Reality,拿下來一看就入迷了。很多人只知道宋公子是張愛玲的遺產繼承人,但他早於七十年代,已在美國考得統計學博士,是第一流專業人士,學識廣,眼界寬,社交圈不乏諾獎得主。彭羅斯爵士的大作,就是他的消閒讀物。
彭羅斯的家庭,稱得上「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幾乎每位成員都有資格開一條維基百科:彭羅斯的父親Lionel是著名遺傳學家;哥哥Oliver是一流理論物理學家,他發展的「非對角長程序」概念,是理解超流體和超導體的核心,多年前也啟發了楊振寧;弟弟Jonathan是英國象棋史上的絕頂高手,五六十年代連續十年贏得英國國際象棋錦標賽冠軍。彭羅斯的血親都非同小可,就連繼父也大有來頭,他叫Max Newman,是著名數學家和密碼學家,也是AI之父圖靈的老師。彭羅斯說,這位繼父曾經教他數學。
彭羅斯研究廣義相對論與黑洞,必須精通數學。有趣的是,這位劍橋大學數學博士,小時候的數學並不太好。彭羅斯在訪問說,他童年在加拿大住過六年,老師要求做心算練習,其他同學很快完成,而八歲的彭羅斯總是跟不上。老師不喜歡他,把他降級。最後老師發現彭羅斯實在計得太慢,索性讓他做不限時測驗。當同學都放小息玩耍時,只有彭羅斯一人在埋頭計數;有時小息完了,他仍未做好。彭羅斯說,他至少比別人慢兩倍,但不限時的話,他往往能得高分。這件童年趣事,不知道是否預兆他大器晚成,要到八十九歲才得諾獎呢?
值得一提的是,一九五八年他跟父親設計了「彭羅斯階梯」(Penrose stairs),那是著名幾何學悖論,指一條不管向上或向下走都無限循環的階梯,梯上永遠找不到最高或最低點。諾蘭電影Inception中,也曾出現過這條彭羅斯階梯——彷彿冥冥中呼應了彭氏提出的循環宇宙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