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規劃重點 淡化港角色

「十四五」規劃重點 淡化港角色

【本報訊】深圳市委日前召開第十五次全會提到,要打造暢通國內循環、參與國際循環的「深圳樣本」,時事評論員吳強預料深圳和改革開放都會是「十四五」(2021年至2025年)規劃的重點。另一方面,深圳未來在大灣區融合發展下,亦將是對香港的統戰與吸納主體。

習仿鄧南巡 圖留歷史印記

武肺疫情令中國陷入空前孤立,外界預料習南下深圳,將會宣示深化改革的決心。吳強表示,習在中央決策中,一直扮演着毛主義旗手和鄧改革旗手的雙重角色,例如抓捕黨內異議人士,是其保守的一面。而出席深圳紀念活動,則是營造他促進開放形象,「他要繼續扮演同時具有毛和鄧雙重的、第三代領袖的一個角色,深圳是他表現出市場開放的一方面」。而習這次南下深圳的意義,「相信是他一次重要南巡、類似當年鄧小平南巡(圖)的活動,並試圖在歷史上留下印記。」

吳認為,在大灣區融合中強調深圳作為中心,宣佈發展高科技、金融等,一方面是回應黨內的批評,在國際上確立一些所謂自主創新的意義,另一方面亦表現出他對香港金融系統的不信任。不但弱化香港,吳強續稱,深圳未來甚至將會成為統戰、吸納香港的主體,整個大灣區實質變相是「公私混改」,「深圳的國有資本對香港傳統金融資本的吸收、改造,會在未來的大深圳灣的計劃中體現出來,這是深圳未來的定位,不僅是所謂的金融中心、高科技樣本,同時也是吸收和統戰香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