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盤首三季撻353宗 四年新高

新盤首三季撻353宗 四年新高

【本報訊】疫情恐陷入第四波,銀行逐步收緊水喉,新盤準備上會的買家隨時撻定收場。本報統計今年新盤撻定數字,截至9月30日,新盤市場已錄得353宗撻定,高於去年全年的336宗撻定紀錄,亦屬近4年新高。

受疫情影響,今年新盤推售存難度,發展商均減慢推盤步伐,以致今年首三季一手成交量只有約1萬宗,惟撻定個案卻節節上升。本報統計一手住宅成交紀錄冊,截至今年9月30日,錄得353宗新盤撻定,宗數已較去年全年336宗高出5%,殺定金額涉3.75億元,較去年全年的3.34億元高12%。

■銀行審批按揭比以往審慎,嘉熙為今年撻定最多的新盤,暫錄29宗。 資料圖片

今年撻定的個案中,多達246宗屬「撻大定」個案,佔整體近七成。「撻大定」即買家已簽正式買賣合約,付了樓價至少5%定金後終止交易,大部份更是選用建築期付款的長成交期個案,在2018至2019年旺市時入市,今年入伙上會才撞上樓市下行,引致撻定流血收場。

不過,去年10月至今,用「林鄭Plan」承造八至九成樓按買新樓的建期交易,撻定宗數暫時只佔少數,因為該批新盤仍未到現樓期,實際影響有待明年才浮現。

本港經濟向下,銀行審批按揭較以往嚴謹,加上採用高成數按揭對買家入息有較高要求,上會失敗導致撻定的風險甚高。以一個800萬元新盤單位計,若買家採用建期付款,最多可借九成按揭,即720萬元。以年息2.2厘計,買家月入要近6.6萬元才可過壓力測試,如果買家在臨上會時,收入減少數千元至6.2萬元,銀行批按揭有機會批不足,只有677萬元,買家就需要額外籌錢上會。

航空界人士申按揭被拒

今年撻定最多的新盤為嘉華(173)白石角嘉熙,今年至今錄29宗,發展商沒收逾4,000萬元定金。

利嘉閣按揭代理董事總經理黃詠欣表示,疫情影響,銀行審批按揭比以往審慎。她得悉,最近有航空界人士向銀行申請承造六成樓按上車,慘遭銀行拒絕,原因是航空界近日盛傳會有大規模裁員潮,疑令銀行對航空業界的借貸收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