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獲邀寫《蘋果日報》體育版專欄,我就自己定位不會怎麼寫預測性的「波經」,一來我根本不是專業球評分析員,二來《蘋果》找我這外行人寫體育,當然是想有其他文化角度。不過上周的文章執筆時,正是湖人在總決賽先取兩仗之際,而且兩場安東尼戴維斯都大發神威,再加上熱火折了兩員主將,此消彼長,因此我稍為預測了熱火連一勝也難。
結果一星期後當然眼鏡跌碎,不過碎得來是高興的,因為以前都在這說過多次,自己一向就喜歡支持underdog。 不敢把自己吹成占美畢拿的長期忠實球迷,但一直欣賞他是真的,連寫籃球小說的防守球員主角王迅,也用他做藍本,並採用了他在公牛時期的球衣號碼21號。總決賽的勝負走向我預測錯了,但上周文章倒是有個觀察命中,當時我指出畢拿帶球殺入時有點「overpass」,而應該多一點硬上,事實他在Game 3做出40分「大三元」,就是自行出手和助攻兩方面有所平衡,變得更具威脅性而贏球。
跌眼鏡的人當然不止我一個,開打前預測湖人以4:1奪冠的大有人在,這次總決賽演成如此刺激的經典,超出大部份評論的預計。大家讀到本文之日就看到Game 6,一邊是要創造傳奇的畢拿,另一邊的勒邦占士曾經以1:3絕地反勝為生涯代表作,絕對不會想同樣的事情角色調換發生在自己身上。這一戰的賭注之高叠到上天,我現在執筆時想起,心跳都在微微加快。 不管最終能否奪冠,畢拿和熱火這兩場精采勝仗,熱血與經典程度已經足以跟1999年紐約人和2001年76人相提並論,將來肯定仍不斷受人談論。
喬靖夫
小說家+武道狂+籃球迷
周一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