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議員周浩鼎、葛珮帆藉一封匿名信批鬥法庭,吹響了中共指揮香港法庭的號角;另一議員何君堯更總結中共意旨,傳語同僚:「改革司法界,從摘下司法界的假髮開始。」
香港司法界秉承英治時期傳統,法官與大律師上庭,都戴白色假髮,也許是象徵老成持重。一九九七年香港易手,終審法庭首席法官李國能曾咨詢司法界意見,最後還是決定不棄假髮,其中自有深意,不只是象徵而已。
《荀子.哀公》載,魯哀公曾問孔子:「紳委章甫(衣冠偉然),有益於仁乎?」孔子怫然作色說:「君胡然也(主公怎麼了)?資衰苴杖者(穿喪服者),不聽樂,非耳不能聞也,服使然也(因身穿喪服,故不聽音樂);黼衣黻裳者(穿祭服者),不茹葷,非口不能味也,服使然也(因身穿祭服,故不肉食)。察其有益,與其無益,君其知之矣(衣冠偉然,是否有益於仁,主公應該明白了)。」某些場合的特定服飾,可使人行事合乎所宜,這道理孔子說得很清楚。資深大律師梁家傑說:「法官與大律師戴假髮,不只是秉承傳統,也與民族意識無關。假髮可使法官及大律師自覺為司法制度服務,而不是以個人身分處事。」這和孔子所說道理差不多。
中共無疑也明白「紳委章甫,有益於仁」,所以,周浩鼎、何君堯這兩個新香港律師,現在摩拳擦掌,誓要先摘下司法界的假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