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遲來的信 - 楊靜

應該遲來的信 - 楊靜

分手那年,他們都還年輕,初始也想着要體面要節制,亦都拿出百分百精神,說最好聽的話,顯示自己胸襟廣闊。但越到後來場面越難看,有人哭,有人嘶吼,互相指責更是少不了,反而顯得早前的禮貌虛偽無力。

再上路,心裏積怨滿滿,苦了新伴侶要做情緒垃圾桶,清理舊傷痕。每有開心處,又恨舊愛不在眼前,無法看到自己重生的魅力,故而對方也無法看到她或他錯過什麼,總是意難平。要過好幾年,記憶淡化,人老些,再想當年事,就像大學生做小學試卷,一眼看出解題關鍵,笑歎那時年紀小,精力全都發泄在不相干的事情,枉費那許多愛恨情仇,全是表面工夫。

某年某月某一天,信箱躺着前度來信,這是乍分手後心心念念想要收到的一封信,沒想到真的有,只是遲了很多年。而願望這件事情,其實也有過期的日子,日子過了,願望也許還殘留腦海,許願時的殷切早已灰飛煙滅。這也沒什麼出奇,人經歷的越多,越知道少時期待的不過是海市蜃樓,好看是好看,但包裹在好看裏的,什麼也沒有。

寫信的人自然也老了,寫信來不為求愛,也不為示威,只是經歷過當年事的人只剩你與他/她,想憶舊也找不到旁的人。信那樣平實又真摯,真要歎息什麼,大概是當年太浮誇,羞於這樣赤裸裸的講,其實人就是人,慾望驅使的活物,講講自己真的乞求、真的恐懼,並不恥辱。

那麼多年洗掉衝動,沖走情愫,讀信時心裏不起一絲波瀾。倒真像失散的兒時朋友,把酒言歡,不夾雜試探彼此的語句刀劍,又會恍惚:也許當年只是荷爾蒙,只是想像力有限,和寫信人本就不該做情侶,成為知交也許更合適?

還好時間總是幫我們矯正過往的選擇,不過當初如何逞強,最後大家還是成了朋友。誰都沒有錯過什麼,只是在歲月的洗刷中,見證了彼此的一段,然後被衝散。如今還能短短重聚,大約是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