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嚴打養殖野味 包括竹鼠果子狸 600萬戶失生計

內地嚴打養殖野味 
包括竹鼠果子狸 600萬戶失生計

武漢肺炎肆虐全球,被指與中國人吃野味息息相關。繼禁食野味後,內地再度出手打擊「野味養殖圈」,國家林草局發通知,竹鼠、果子狸等45種野生動物今年底前停止養殖;刺猬、豚鼠等19種野生動物可養殖卻禁止食用,此次通知攸關600萬養殖戶的生計。有輿論認為,政府要打擊的是非法捕獵,不是合法養殖,一刀切政策只會造成無數養殖戶失業。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近日在官網發佈《關於規範禁食野生動物分類管理範圍的通知》(簡稱《通知》),主要規範內地人為飼養的野生動物,並對64種養殖而禁食的野生動物納入分類管理,指導養殖戶轉產轉型。通知列出兩種類別,第一類涵蓋竹鼠、果子狸、豪豬、灰雁等45種野生動物,通知指明要引導養殖戶在今年12月底前停止養殖,但如果目的是用於科學研究,政府能「網開一面」,不過要經過嚴格手續,意味審批過程絕不容易。第二類是「規範管理允許養殖禁食野生動物」,對刺猬、豚鼠、海狸鼠、藍孔雀等19種野生動物,同樣規定禁止食用,但「允許用於藥用、展示、科研等非食用性目的的養殖」,通知又要求主管部門強化監督,嚴格落實防疫檢疫要求。

■果子狸在中國被當成民間美食。資料圖片

■被禁食野味後,華農兄弟拆走鼠棚。

網民:難改食野味陋習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自今年2月份全國人大推出禁食野生動物相關決定以來,國家部門首次定出禁養的野生動物物種範圍。全國人大當時頒佈的決定要求,禁食所有陸生野生動物,但保留可食用動物的「白名單」,此次禁食令是「黑名單」。事實上,有關通知引發不少回響,有網民認為,政府禁止養殖野生動物難以打擊中國人吃野味的醜陋習慣:「停止養殖後,那想吃的人不就要找野生的吃了嗎?養殖沒了,打獵偷獵不就多了?」也有人認為,竹鼠等部份被禁養殖的動物,具經濟價值,政府一刀切政策,只會造成無數養殖戶失業。《中國消費者報》則引述專家稱,對於第二類准養殖的野生動物,相關部門要慎防有人借藥用、展示等名義,卻用於食用行為,堵塞「洗白」漏洞。

提到竹鼠,內地早於上世紀80年代已開始進行人工繁殖,前年爆出金句「這隻竹鼠中暑了,今天把它吃掉」,以「吃竹鼠的100種理由」而爆紅的視頻博主「華農兄弟」 (原名劉蘇良),是人工養殖野生動物的典型代表。

一場瘟疫之後,經營八年的竹鼠生意劃上句號,竹鼠宣佈禁售時,劉蘇良大概養了一千多隻竹鼠,為配合政府要求,早已全部放歸大自然。根據上傳記錄顯示,昨日距劉上次上傳竹鼠影片已過去265天。現在,他依然不時上傳影片,內容變成摘果實、抓魚煮菜的山林生活。在上月告別竹鼠的影片中,劉正在拆除養殖隔間,他對着鏡頭說:「要拆掉了,以後也沒用了。」他在微博留言:「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字裏行間充滿欷歔。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