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李嘉誠過去一周連諾貝爾獎亦沾上邊(曾支持諾貝爾化學獎及醫藥獎最新得主),「高興得淚下」時,另一邊廂,李氏本港上市王國股價卻江河日下。長和系除港燈(2638)外,今年跌幅普遍達三成;雖則表現與其他地產股類同,但對比李嘉誠基金會及維港投資持有的「玩具」,以倍數回報急升,長和系股價相形見絀。
李嘉誠2018年5月10日正式退任,當時長和(001)及長實(1113)股價約80及67元,目前兩者股價分別是47及38元,累跌約四成,慘烈程度不遜滙控(005)。長和系無論名義上及執行上,已由李澤鉅揸旗,但坦白講,大眾仍視超人為背後話事人,選擇性地對號入座。中環中心賣得好,自然入超人數,內地不斷走資賣產(包括近兩年),藍絲及小粉紅只會說別讓李嘉誠跑了,而非說別讓李澤鉅跑了。好嘢credit自動過數予超人,但講到樓盤質素不佳、股價陰乾式下跌,就入晒李澤鉅數。
疫情下,股價跌非戰之罪,但慘在當新舊經濟股差距越走越遠,當李嘉誠創業投資公司維港投資,過去數年不斷點石成金,單是早年入股的Zoom,今年股價飆六倍,超人持股市值達115億美元(約900億港元);按彭博推算,已佔其總身家三分一,接近長江基建(1038)總市值。
而早於facebook上市前,李嘉誠共投入4.5億美元(35億港元),相當於3%股權;如未曾減持,現時賬面價值達220億美元,超人早年已宣佈會將fb股份捐給慈善基金會。以回報計,李嘉誠退休前透露過,過去最賺錢的科技公司投資是Spotify,直言「賺100至150倍」,Spotify今年再升近七成,回報料進一步提高。
甚至乎,數年前以千五萬元入股一間加拿大醫療科技企業,亦錄逾30倍回報。所講是WELL Health Technologies(TSX:WELL),為加拿大卑詩省連鎖診所,通過收購診所和電子病歷提供商,並以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科技手段提高診所效率,今年疫情下推虛擬診所服務,股價漲四倍。
未來數年,維港有份投資的初創如植物牛肉Impossible Foods、全球跨境支付企業Airwallex將上市,以至市場最熱的生物科技,亦不乏超人投資身影。
七年前馬雲說過,時代不同,昔日遊戲規則及行業生態已完全改變,要保持創新,才能迎合新世代轉變,「這是互聯網的時代,不再屬於李嘉誠了。李嘉誠在他那個時代,真的很不錯,但現在已不可能出現另一個李嘉誠」。
全球十大市值企業,除沙地阿美及畢菲特旗下巴郡,清一色為科網巨企。舊經濟下,李嘉誠時代的確過去,但新經濟下,李嘉誠已轉型為造王者,打造另一個時代。繼承舊經濟企業的李澤鉅以至長和系,要再歷一次重大變新及轉型,始有望打破「我老竇係李嘉誠」的宿命。
股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