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領高危 倡七日一檢測

藍領高危 倡七日一檢測

【本報訊】政府枉花5.3億元推行社區普及檢測,無法阻止爆發第四波疫潮。香港大學公共衞生學院教授高本恩指出,全民檢測目的並非消除病毒及遏止疫情,只是擔心社區有隱形病人,希望找出潛藏於社區的個案。不過,計劃顯示本港有龐大檢測能力,政府應為院舍員工等高危群組及可引致嚴重爆發的群組,每七日進行一次檢測。

「公帑要用得其所」

高本恩表示,成本高昂的普及檢測有其價值,但對於是否符合成本效益,他作為納稅人希望政府用公帑時要用得其所。上次政府於第三波疫潮回落時才推行檢測,市民反應冷淡;第四波疫潮殺到,政府應否再推行全民檢測?他認為視乎檢測目的,因上次檢測已獲得所需資料,內地的全民檢測加上禁足令才可消除病毒,相信本港難照抄同一個模式。

他續指,第三波疫潮逾4,000宗個案,大部份是從事服務性行業如食肆的藍領階層,相信第四波疫潮也一樣,「這些草根階層無法在家工作,感染風險在不同經濟階段及職員之間並不平等,高收入人士感染較低,低收入人士風險較高」。他指政府應研究如何減低他們的感染風險,院舍員工應每七日進行一次檢測,其他如食肆員工及公共交通工具司機也應定期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