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人語:苦練越野技巧助救援 退休消防變毅行先生

一周人語:苦練越野技巧助救援 
退休消防變毅行先生

雨淋日炙對消防員來說應該是家常便飯,然而退休消防員陳國強(KK)卻說自己一直討厭被太陽曝曬的日子,每當身穿制服前往荒山野嶺救援時,亦只好硬着頭皮上陣,但他為盡快救人一命,甚至利用私人時間熟悉香港山路。久而久之,與山地結下不解之緣,開始參加毅行者及其他越野賽,更得到「毅行先生」的美名。

記者/攝影:蘇兆麟、麥卓溢

自一九八一年於八鄉開始接受訓練,KK直到二零一五年滿五十五歲才退休,三十餘年的消防生涯曾駐守港島區、新界東區及機場多間分局,經歷過廣隆泰工業大廈及藍田木屋區火災,而改變他最深的卻是調守新界東西貢消防局的主力山嶺搜救時期。秋分已過,行山成為戶外活動首選,常言道欺山莫欺水,但也不過只是相對而言,KK駐守新界東初期的一次行動,上山拯救一位外籍醫生,令他領略到生命的脆弱和山嶺的危險,「上課聽到說中暑會怎樣,也不會有甚麼想法,但當我第一次見到醫生都會中暑失救,就令我覺得很震撼,開始會想很多關於山的事。」

討厭太陽的KK本來工餘時只愛釣夜魚、打保齡球等輕鬆活動,但一次救援行動目睹行山客的耐力比自己猶有過之,就激起他苦練行山的鬥志,毅然決定每逢「返一放二」的休息日上山探究,「當時我自覺都算壯健,怎知有個行山客穿涼鞋,行了一整天還可以落北潭坳,帶我們消防員再上山救他的朋友,還要行得比我們快,第二天我的腳很痛,那就有點不甘。」除卻他口中的不甘外,消防員拯救生命的使命想必是原因之一,二十三分鐘內到達偏遠地區的服務承諾言猶在耳。

九六年起參加毅行者

在山上KK偶遇一班當時參加毅行者的選手,認識到毅行者活動,為他帶來終生的興趣。毅行者自一九八一年開始舉辦,巧合地與KK消防受訓的年份相同,到一九八六年與樂施會合辦前,一直是俗稱「啹喀兵」的英國駐港尼泊爾僱傭兵的訓練活動,故冠軍之位亦是「啹喀兵」和外籍選手的囊中物。山野救援爭分奪秒,能夠及早趕至傷者身邊就多一線生機,在毅行者比賽當中KK亦喜歡挑戰時間,他自一九九六年開始參加毅行者,首次參賽以十八小時完成賽事,更與公務員組冠軍擦身而過,及後開始苦練矢志挑戰冠軍,第二年參賽如願登上頒獎台,取得分組冠軍及全場季軍。

破洋人壟斷三連霸最雀躍

在一九九八年帶隊更首次打破外籍人士壟斷,「毅行先生」之名亦因此而來,其後更創下三連霸佳績。他直言一九九九年的賽事最為緊湊,他的隊伍甚至會在晚上關上電筒,以免被對手發現行蹤,最後僅以約九分鐘之差奪冠:「後面隊的外籍選手一聽到只是輸一點,更怒得爆粗兼打鐵欄。」回憶當年險勝外國隊伍仍令他相當雀躍。

陳國強不但一直參賽至今,連霸之後逐漸有開班授徒的想法,先後創立四支毅行隊伍,分別有男子第一、第二梯隊、女子隊及男女混合隊,而且三個組別均成功奪冠,到二零一零年開辦毅行教室正式教導越野賽技巧,以及按摩紓緩筋腱問題等知識。

耐力賽遇險幸被救回

除毅行者外,KK在二零一八年挑戰越野賽盛事環勃朗峯超級越野耐力賽(UTMB),比賽路程比毅行者的一百公里更長,現時實際達一百七十一公里(一百零六英里),而且最高海拔達二千五百一十七米,可惜KK在大約一百五十一公里倒下,直言未能完成賽事成為一生最大挫折。當屆賽事尾段法國與意大利交界的一段山路遇上大風雪,連山上的補給站亦撤退,「我攻上山時,都不知上面有大風雪,還笑問為何有人在下面休息而不上山,我衣衫單薄,最後跑到失溫也不知,意識都不清醒了,還好沒跌下山,落山時工作人員更問我,我還說要搭的士由法國返沙田。」慶幸KK有驚無險,憑着租用的GPS被賽會成功尋回。

受挫後重新審視自己或許是KK的座右銘,他坦誠自己輕視一百英里賽程和高山環境,有見及此於二零一九年十二月創辦「香港黃金百里」,分別有男女一百公里和一百英里賽,令香港人及自己有更多機會挑戰一百英里賽,希望能在花甲之年完成UTMB賽事。

首屆「香港黃金百里」共有一百六十二人參加一百英里賽,男女組完成率均超過三成,奈何今年面對疫情多變,KK亦未知能否如期在十二月尾進行,嘆道身為香港人只好迎難而上。

手機用戶請按此放大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