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力谷的數碼人民幣率先在深圳面世,當局宣佈將會向巿民派發總值1,000萬元人民幣(下同,約1,157萬港元)的數碼利是,本報訪問經濟分析師羅家聰,他認為數碼人民幣讓政府在需要時,更有效的推動「計劃經濟」,變相「共了你的產」。
深圳率先成為數碼人民幣的試點,當局公佈將向當地巿民派發五萬個數碼利是,每個金額200元(約231港元),昨天開始申請抽籤,中獎者可在有效期內到羅湖區指定商戶消費。官方聲稱推出數碼人民幣為了應用高新金融科技,免卻使用現金帶來的衞生和成本問題,經濟分析師羅家聰對本報分析最主要目的是加強掌握和操控巿民財富流向和消費模式,在政府需要時可以更有效的推動「計劃經濟」,變相「共了你的產」,亦方便扭曲巿民的消費行為,例如要求在限定時間內,在特定範疇消費指定金額等。羅家聰續指人民幣數碼化亦方便政府扶助特定目標,「例如某地產商唔掂,政府可以好易注資入去」,外界一時三刻無從知曉。
浸會大學經濟系高級講師郭潤江不完全認同扭曲控制國民消費行為的講法,他向本報表示在實體貨幣環境中,政府同樣可以利用消費券推動特定財政政策,促進巿民消費;此外,政府也不會因貨幣數碼化變得更易濫發貨幣,「如果政府係無錢,唔理惡性通脹後果,一樣都會濫發實體貨幣」。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指數碼人民幣有加密貨幣的特性,但與比特幣不同,數碼人民幣由中央銀行發行,中央可以追蹤所有交易及金錢流向,方便監控及杜絕不法行為,「基本上你做任何事,去過邊,中央都會知道」,但巿民私隱從此無所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