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醫詩詩:求其尊孔?(區聞海)

醫醫詩詩:求其尊孔?(區聞海)

中秋節前不久,在《信報》余錦賢專欄讀到一段消息,行政會議將討論把中秋翌日假期改為孔子節。這是一個好主意嗎?它含有香港一貫的聰明實際:「一換一」市民沒有損失,中秋夜賞月後第二天一樣有假可放;僱主也高興,全年勞工假期總數沒有增加。

孔子可敬,《論語》是可以親近的經典,但我想像孔子聽到這個有些馬虎的建議,或者會呵斥:「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孔子誕辰不是農曆八月十六,中秋傳說亦與孔子無關,怎能求求其其訂一天假就當紀念了他?想出這樣粗糙交換的人,心中並無對孔子真正的敬意。

不過再想想,孔子可能不會介意與中秋連在一塊被紀念。嫦娥的丈夫后羿射日,反抗十個太陽的曝曬,孔子也曾慨歎苛政猛於虎。

《召喚老人》

書院荒蕪

東無林,頭顱不擲

路不喧嘩

萬馬瘖啞之後

他們想起萬世師表

不知為甚麼

又來到老人被召喚的時代了

或者這是關乎

千瘡百孔與千秋萬世之間

循序漸進之必要

行穩致遠之必要

長幼有序之必要

天地君親師之必要

我聞說,昔年深秋

在老人的故鄉

十萬人相慶:孔家店已毀

一道激昂的電信飛馳首都

敬愛的主席,墓已夷平

封建帝王歌功頌德的廟碑砸碎

我們造反了(驚嘆號)

可喜如今老人不再落泊

廟有香火,有碑修復,菩薩如泥

就揑一個至聖先師小泥人

躺放五色塑膠小盒子

包裝,看能交換甚麼

等價的節日禮物

區聞海 (作者為醫生、生命倫理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