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聯辦主任駱惠寧趁10.1中共建政日探訪香港劏房戶的「訪貧騷」,以及左報大肆報道愛國貧窮劏房戶是因愛國而被迫住劏房的故事,在香港不僅不能打動人心,甚至變成網民揶揄取笑的材料。
駱惠寧的仕途在安徽起步,從省政府辦公室秘書開始,一路升至省委宣傳部長,然後調往青海任省委副書記、省長、省委書記,2016年改為主政山西,三年後卸任,改任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以為從此退居二線然後退休,孰知今年初卻被委為香港中聯辦主任。他任職過的安徽、青海及山西都屬中西部較落後的「鄉下」,貧窮人口較多,扶貧正是這些內陸省分各級官員的重任。習近平原本的目標就是今年滅貧,消滅絕對貧困,可見這個政治任務之重!
如何顯示自己重視扶貧工作呢?除了展示扶貧成績,也就是脫貧人數的變化(統計手段、數據造假等皆可做到亮麗成績),更重要的是領導要讓上級「看見」你在扶貧,於是扶貧騷應運而生。逢年過節,落後省區的幹部都會前去省級或國家級貧窮縣貧窮村,到重點扶貧對象的家中探訪,噓寒問暖之餘,還送上各種禮品,有糧食食油罐頭等食物,也有禦寒衣物、棉被等日用品 ,但也曾發生在鏡頭前送完禮、拍攝完就收回再用來送下一家的醜劇。在落後地區,這種扶貧騷很重要,因為這就是官員的重要政績。
駱惠寧雖南下香港這個本來是中西薈萃之地的國際大都會,但他從沒用心去了解過這個地方,跟香港市民的接觸機會更是寥寥無幾。或許,他來港的目的並非要保住香港的特色,也就毋須深入了解香港的制度、民情等,相反心態上仍留在青海、山西等官場,自然會在中共建政這個重要節日去「訪貧問苦」了。這是他難以擺脫的內陸省區為官思維,不期然就要表演扶貧騷,而沿海富裕省市早已不做這種政治姿態了。
在香港扶貧,當然是找劏房戶,手下只好為他找安全系數極高的「中聯辦之友」,於是那名經常接受黨媒訪問的湖南廚師徐天民就被揀中了,令他頓成紅人,黨媒接力謳歌,稱他原在湖南有樓,2013年來港做廚師,一年後升為主管,受疫情及「黑暴」所累失業,轉行做地盤,目前一家三口以4,500元租住深水埗70呎劏房,本來打算「搬大啲」,但因為「睇唔過眼」有人破壞和燒國旗等行為,「自發」舉五星旗上街,又「組織愛國力量」出錢籌辦撐警、護旗、清理連儂牆等活動,用了超過十萬元積蓄,今年初積蓄快用完,又不惜賣掉家鄉的物業,分別捐了十萬元現金及幾十萬元防疫物資給家鄉,形容徐天民「對報效祖國從不吝嗇」,用畢生近百萬積蓄助內地抗疫,體現了駱惠寧所指「愛國不是一種選擇,而是一種義務」。
這個因愛國而大屋搬細屋、細屋搬劏房的故事,特別之處在於它打破愛國有着數甚至會發達的香港神話,很多愛國港人都已飛黃騰達,絕少會出現像徐天民般因愛國而變窮人。而看完此故事,絕大多數港人只會講出那三個字,不會感動更不會模仿,如此高尚人格的人只應湖南有(雷鋒也是湖南人),相反港人品格低下,難以產生如此光輝人物。以前有港人賣車賣樓或將成份退休金捐助內地教育及扶貧,又或捐款賑濟國內災民等,也不會周街唱。如因為愛國而淪落到住劏房,那些建制派及愛國權貴,早就雞飛狗走了!如此吹捧徐天民,還稱之為愛國義務,難道是要正告那些飲黨的奶水多年的愛國人士,是時候盡義務、捐身家了?
這就是民情的不同,在國內或能感動人,但在香港只會換來一句嘲諷。這種愛國事迹不能打動人,也就難以感動更多人愛國。往後應該報道那些因愛國而細屋搬大屋的發達故事。假若香港沒有獨立傳媒,就不會有人踢爆這個政治騷。你說,中共官僚怎會不對新聞自由痛深痛惡絕,因為他們必是「受害人」,令他們經常出醜!
見微知著,如今主管香港事務者多是駱惠寧那種背景及識見的官員,他們只在落後省區工作過,不僅不具備國際視野國際胸襟,就連如何治理沿海先進城市也不太懂,卻成了香港事務的掌權者和政策執行者,本能地只以內陸省區的管治思維和行事決策,加上他們沒政績沒能力(否則早就被調往發達地區鍍金了),只會對上級指令唯唯諾諾,寧左勿右,香港前途如何,大家應該心中有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