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後開五公司 三遭檢控罰20萬

先後開五公司 三遭檢控罰20萬

擅長以拖字訣處理僱主申請的無良中介公司,話事人Benson現年30歲,五年前投身外傭中介公司市場,至今以個人及他人名義開過至少五間中介公司,當中多間屬無牌經營,曾被勞工處三度檢控,共罰20萬元,亦兩次違反《商品說明條例》被海關拘捕。不過即使劣迹斑斑,Benson將公司結業後,即會在原址以另一公司名義重開,換湯不換藥,繼續大搞外傭中介生意。

被指以不良手法經營外傭中介公司的負責人Benson姓廖,以職員身份於今年6月,在馬鞍山迎濤灣一間名為「和泰」的公司,涉違反《商品說明條例》被海關拘捕。

工人層出不窮博炒

離奇在上址為「和泰」的前身,是由Benson名下公司「龍誠」經營,前年他同樣違反《商品說明條例》被捕,涉及就申請進度作虛假陳述。當時傳媒報道,有苦主光顧「龍誠」時,兩年換了四個工人,每次工人會層出不窮博炒,任期僅由十多天至一個月不等,其間支付涉款數萬元中介費、代通知金及外傭機票等;等候外傭期間,「龍誠」更非法提供外傭兼職、試工服務。

根據公司註冊資料,Benson五年前成立首間外傭中介公司「龍誠」,選址馬鞍山經營,三年後再於粉嶺開設「鞍誠」,惟「鞍誠」屬無牌經營,去年分別以「無牌經營職業介紹所」及「一名人士因管理無牌職業介紹所」被定罪,罰款共12萬元,現時「鞍誠」已結業。

本報追蹤發現,除馬鞍山「和泰」繼續接客,Benson還不時到西貢一間名為「親民」的中介公司坐鎮接客。店內擺放多個寫有「悅誠」的易拉架,記者發現「悅誠」的商業登記於前年4月註冊,經營地址與「親民」一樣,擁有人正是Benson,同年10月則轉至一名姓歐女子,二人曾報住同一住址,疑為其親母。

「悅誠」突然變身「親民」,疑也與無牌經營有關,今年7月「悅誠」有人因管理無牌職業介紹所被罰款8萬元,單就無牌經營問題,與Benson有關的公司兩年來被罰共20萬元,惟沒有影響Benson在業界繼續打滾,現時西貢的「親民」雖由另一張姓女子持有,但Benson及其母親會每日輪流睇舖,儼如真正老闆。

■Benson三年內兩度被海關以違反《商品說明條例》拘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