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之道●學做福爾摩斯 解難推理尋真相 小學生CSI鑑證熱爆

教養之道●學做福爾摩斯 解難推理尋真相 
小學生CSI鑑證熱爆

神探《福爾摩斯》系列迷倒一眾小讀者小影迷,在現實生活中,原來很多小學生對鑑證、追查真相甚有興趣。鑑證科學看似冷門,但香港資優教育學苑專為資優生而設的小學組別課程裏,就有一門「鑑證科學課程──破解案發現場」,長期大受歡迎。負責的資深導師表示,鑑證科學講求邏輯推理、明察秋毫及融會貫通,可訓練小朋友的觀察、分析及思辨能力。

科學世界有限公司學術總監謝志庭讀工程出身,後來因為信仰令他矢志培育下一代,於是加入中學教師行列,又曾當補習老師,前後有二十多年教授中學課程經驗。「我是教數學和物理,當時覺得在中學教書比較縛手縛腳,因為我很想教學生書本以外的知識,但好難。在學校要應付考試,沒有太多時間去教其他有趣的知識。」為求工作有更大自由度,他在2007年自設教育中心,提供各類STEM課程,包括設計對象為兒童的入門版鑑證科學以及AI人工智能課程。

約七年前,香港資優教育學苑開始找他向小四至小六的學員提供鑑證科學課程,結果課程大受資優生歡迎,往往一推出便瞬即爆滿,「每個課程名額30人,曾經試過有150人報名。」謝Sir表示,小學生對罪案現場鑑證(Crime Scene Investigation,簡稱CSI)工作很好奇,上堂時經常發問、樂於思考、喜歡討論,在這學習歷程中獲益良多。除了資優學苑的學員,謝Sir在中小學舉行的講座、工作坊、課外活動,學生們一樣表現雀躍。

謝志庭說鑑證科學講求知識的融會貫通,加強小學生的解難能力。

在0至9的數目字裏,5字的筆劃既有直線,又有弧線,最適宜用作鑑證示範。

成功套取自己的指紋,很有成功感。

計算死亡時間「對真相大白感興趣」

謝Sir說,鑑證的目的是用盡一切科學方法去重組罪案圖像,讓壞人受到應有懲罰。他會向小學生介紹接近二十種專業鑑證技術,包括DNA鑑證、指紋辨識、牙齒鑑證、面容重組、筆迹分析、毒物分析、纖維辨識、血濺分析等。看似深奧,但對於高小學生的入門版,謝Sir說他會講解淺白,並設計小組活動,例如讓小學生學習掃指紋、辨別鞋印和牙印等。

至於鑑證科學常見的法醫驗屍,謝Sir也會向小學生講解。「冇錯,有些小朋友驚屍體,但主動來報讀鑑證課程的小學生,他們不但不害怕,反而對於如何計算死亡時間、判斷死亡地點,怎樣令真相大白,都感到很有興趣。」不過,由於對象始終只是小學生,因此謝Sir的講解也是點到即止,不會觸及血腥核突的內容和畫面。

「鍾意推理的小朋友,都會鍾意鑑證。因為查案過程就是不斷推理,用手上有限的資料,再加上物理、化學、生物以至其他專門知識,找出更多線索。鑑證本來就是一次又一次的problem solving。」

在近十年推廣兒童CSI的經驗中,謝Sir說,不只資優學苑的學員,很多中小學生都天資聰敏。他慨嘆說:「其實香港很多小朋友是gifted,但無奈考試壓力太大,局限了小腦筋的發展。」他說考試訓練和科研訓練是南轅北轍的事。在考試中,記憶力很重要,若過份強調考試便限制了小朋友的思維模式;STEM強調靈活創新,「創新就是要突破舊有思維,這與背好答案填進考卷,恰恰是相反方向。」書本的知識固然重要,但擁有活躍的思維、有貫通不同知識領域的能力、有豐富的common sense也極重要,鑑證科學正好填補傳統學校教育的部份缺失。

十隻手指的指模都成功印好了。

兒童入門版鑑證學啲乜?

指紋辨識

每個人的指紋都獨一無二,在案發現場套取指紋就成了鑑證人員重要的工作之一。謝Sir表示,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將人類指紋紋路分為三大類:弧形(arch)、箕形(loop)、斗形(whorl),在三大類之下再有眾多小分類。小學生會學習指紋紋路的種類,然後會獲派工具(指紋掃、指紋粉),嘗試在物件上把自己的指紋套取出來。

足印辨識

兇徒在現場留下鞋印,也常常被視為重要線索來源。謝Sir表示,鑑證人員通常用石膏粉或靜電儀器,在現場套取鞋印。英美政府有一套強大的資料庫,「譬如這鞋印是Nike的、那鞋印是adidas的,甚至哪一年的出品、哪一間廠製造,都可以追查得到。」另外,按複雜的計算方程式,可以從腳掌大小推算疑犯的身高;至於鞋印之間的距離、步伐凌亂與否,可以推算案發時的情況。小學生認識這些理論之後,還會用石膏粉自製鞋印,這是他們最感興奮的環節。

牙齒鑑證

由於牙齒是身體最堅固的物質,因此是辨別死者身份最有力的工具。在大型災難裏,不時找到身份不明的死者,遺體和衣物都嚴重腐爛,以致未能取得指紋或DNA,此時牙齒鑑證就大派用場。「牙齒是很獨特的,雖然大家都有32隻牙齒,但極少出現兩個人棚牙一模一樣的。」

小學生會獲派由牙醫用真人牙齒製造而成的牙模,觀察不同牙模的牙齒排列、牙齒形狀,留意哪些地方曾經補牙、哪些地方有受損牙齒等。然後謝Sir會派一些工作紙,讓他們就牙齒形狀進行配對。

纖維分析

疑兇有沒有去過案發現場,其中一個方法就是檢查現場有沒有遺留下他的衣服纖維。小學生會認識兩大類纖維:天然纖維:如棉花、麻、羊毛等;另外就是人造纖維:如尼龍、聚酯纖維(polyester)、常用於運動衣料的彈性纖維(spandex)等。然後他們會用電子顯微鏡,觀察不同纖維的結構及組成。謝Sir說,絲與尼龍的結構不同,即使同樣是絲,不同廠家織出來的結構也不一樣。

採訪:譚暉

攝影:劉永發

部份圖片由被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