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例推強制檢測

研修例推強制檢測

【本報訊】政府早前推出的自願性社區普及檢測計劃,反應一般。面對新一波疫潮來臨,港府擬立法向特定群組要求「強制檢測」。醫生質疑未能鎖定傳播鏈的檢測,恐無成效;立法會議員憂慮開先例,賦予政府權力日後可強制蒐集市民血液、基因,促請當局列明檢測準則。

《星島日報》引述消息報道,衞生署正研究修例引入強制檢測,授權某一官員,在特定情況下對某一高危群組的人士進行強制檢測。若某座大廈爆發疫症,會要求所有大廈居民進行強制檢測。

議員憂強取市民基因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昨日回應說,當局正研究法律框架,「如果能夠有一個強制性啲嘅要求,大家去參與一啲檢測,令到更加好掌握公共衞生資料,以致更加有效推出措施,呢個強制都係需要嘅」。

衞生署署長陳漢儀補充,根據《預防及控制疾病規例》第599A章第15條,若懷疑有傳染病接觸者,衞生主任可要求他接受檢疫及檢測,所以在現行法例下,一些情況下已可做到強制檢測,政府正檢視是否有特別情況,需要有額外權力。

第三波疫潮爆發時,黃大仙區成為疫區。黃大仙正愛區議員岑宇軒表示,當時社區大規模爆疫,但都有居民認為無必要檢測,若將檢測變為強制,預料街坊會強烈反彈。目前政府誠信低迷,再推強制檢測恐令人感到侵犯自由。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認為,是否要求特定人士強制檢測,必須按風險而定。若非高風險人士檢測,很大可能找不到確診者。他質疑未有鎖定傳播鏈的檢測只會浪費資源:「如果香港周圍都係個案,好似第三波高峯嘅時候,根本上唔能夠肯定嗰座樓入面有冇一個傳播,咁做係將有限資源用喺冇用地方,未必有效果。」

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郭家麒亦對強制檢測有保留,第三波疫潮高峯時,衞生防護中心一直被指派樽慢,居民檢測無門。但政府此舉是矯枉過正,未有從科學原則判斷何時做檢測,「一個確診者?定係兩個?」他認為政府需交代清楚。

郭家麒續說,環顧世界,除內地外,很少地方要求整幢大廈或整個社區強制檢測,憂慮強制檢測會成先例,政府日後利用同一手段強制蒐集市民血液、基因,「驗乜都得」。當本港大規模爆疫,政府亦未能負荷相關檢測量,最終又要依靠內地檢測公司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