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英語詩人黃裕邦(Nicholas Wong)對於格盧克詩作的特色,可以長篇大論,但問他格盧克甚麼地方最值得其他詩人學習,他很簡短地說:「幾時要收聲。」他指很多人寫詩怕讀者不明白,講得太多反畫蛇添足,格盧克寫詩卻非常精煉,「寫兩成,留白八成」讓讀者自行領會,這就是詩意所在。
黃裕邦指他最初接觸格盧克的詩,是約10年前在城市大學讀創意寫作碩士,導師向他推介格盧克,他當時不懂得欣賞格盧克詩中常引用神話的寓意,但也覺得她的詩很靜態,「很清脆」,沒有嘈雜的意象,節奏控制得很好。
但後來他閱讀格盧克2009年詩集《A Village Life》(鄉村生活),又覺眼前一亮,覺得「好醒神」,指這部講述農村的人、樹和大自然的詩集,「意象好好、好有畫面、節奏控制得好優雅,好平靜」,之後就追看格盧克之前和之後的作品,覺得她近年的詩作比早年更省略,也比早年少些引用古典文學和神話,一般讀者較易消化。
不過黃裕邦對於格盧克得獎也有些少感到意外,因為近年博彩公司為諾貝爾獎文學獎得主開賠率,格盧克都是被列數十倍賠率的冷門。他指格盧克與被列熱門的加拿大女詩人卡森(Anne Carson),詩作都有引用希臘神話,但卡森的後現代玩味重得多,很多時將神話重組放入現代情境,如以電影作比喻,格盧克的詩像許鞍華的電影,有很多細膩之處,但兩位都是非常好的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