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度遊」違契 拒免費開放 海洋公園霸公家山徑掠水

「森度遊」違契 拒免費開放 
海洋公園霸公家山徑掠水

【本報訊】海洋公園剛獲政府注資54億元吊命,新任董事局主席劉鳴煒交出一系列「山系文青風」項目,期望幫公園重新出發。當中的「秘行南朗山」以聲稱首次開放的登山纜車救援徑作招徠,吸引入場遊客以額外80元參加導賞團「畀錢行山」。但本報發現,該山徑位於政府土地,並非海洋公園私有範圍;而且根據地契,山徑必須全日免費對外開放。園方涉嫌佔用官地經營收費活動,經本報向地政總署查詢後,才拆去圍欄,香港人總算光復了這條優美山徑。

記者:關冠麒

閉園兩個月的海洋公園上月中重新開放,並推出「森度遊」項目,以自然環境和戶外活動吸引訪客入場,包括在園內做瑜伽、露營和行山等。「秘行南朗山」是其中一個重點項目,入場遊客須額外支付80元(連同門券即380元)參加由教練帶領的行山團,踏足登山纜車下方,位於南朗山東面的救援徑。

海洋公園網頁形容,該山徑首次對外開放,「你一定未行過」、「是隱世的打卡熱點」,有絕美山景和深水灣湛藍海景,更可感受纜車在頭頂近距離穿梭。

架鐵閘貼告示禁絕遊人

不過,「秘境」山徑其實並非海洋公園的私家路。海洋公園1972年首次獲政府免費撥地,在南朗山北面和山上大樹灣一角建園,發展成海濱樂園和高峰樂園兩個園區。批地範圍後來經多次修改,包括2007年獲政府批出土地,興建地底纜車系統(即現時的海洋列車),以連接海濱樂園和高峰樂園。但架設了登山纜車系統並附有山徑的土地,則一直屬政府所有,並非園區範圍。

根據1972年的批地契約,政府允許海洋公園在指定的官地範圍內興建和營運纜索系統,以連接兩個園區。地契同時訂明,該範圍內的現存或重新劃定的山徑,必須全日暢通無阻地向公眾開放。

記者上月29日曾到救援徑在海洋公園道的入口,發現園方以鐵閘將山徑封起,閘上掛上「此乃海洋公園範圍。非法擅進者,送官究治」的告示,與真正園區圍欄上的告示相同,阻嚇公眾上山,涉嫌違反地契,並利用官地經營行山團收取「過路費」。

立法會議員兼大律師楊岳橋指出,海洋公園的做法無異於霸佔官地,如同「有幾個村民走埋去圍起(官地),跟住就話收錢帶你行山」,政府作為官地擁有人,更要向公眾解釋清楚,何時開始及為何容許園方將山徑當作園區範圍。

地政總署回覆稱,港島西及南區地政處9月30日派員視察,確認山徑有鐵閘位於政府土地,同日向海洋公園跟進。園方10月6日回覆表示已拆除鐵閘。地政處亦已要求海洋公園提供有關「秘行南朗山」活動的資料,提示園方確保活動符合土地契約的要求。園方表示正檢視該活動的行程安排。

■山徑位於登山纜車索道下方,遊人可近距離觀賞纜車在頭頂越過。

被踢爆即鋸走圍欄

海洋公園回應稱,現正對「秘行南朗山」體驗行程內容作最後檢視,確保活動符合所有規管要求。以往基於安全及保安考慮,園方在纜車山徑通道設置了一個大約一米高的小圍欄,現已將圍欄移除。

本月2日,本報向海洋公園和政府查詢後四天,記者再到纜車徑的入口,發現警告告示已經消失,本來固定在金屬柱上的鐵閘亦被齊口切割移除,遊人可自由進出登山纜車救援徑。及後園方又在網頁介紹中刪去山徑「首次對外開放」的字眼。

南朗山的行山客都對海洋公園的做法有意見。蕭先生說,若山徑是全新開放,有興趣付80元嘗試,「如果啲景靚都覺得冇乜所謂」,但若是官地就應直接開放給公眾,「無啦啦收費,就唔係咁好」。經常行山的徐小姐則沒有興趣「畀錢行山」,「本身大家行山都係諗住免費大家一齊玩,我覺得冇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