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浦春馬無聲話別的夏天,正對應了他的遺作,戲劇開場獨白引用了日本隱士鴨長明的文學隨筆《方丈記》:「逝川流水不絕,而水非原模樣。淤水處浮起水泡,忽滅忽生。」
三浦春馬7歲出道,根據日本幾本藝文雜誌重新檢視這位演員流落人間的話語,或者我們可以嘗試走近多點。他在訪談中提到在20歲之前的人生和工作沒有兩樣,應該說他的日子但求浸沉玩樂,直至上映電影《東京公園》時,才突然平靜回首過去,於是內心起了好大變化。他說只要按導演指示,他會非常迅速完成工作,但直到20歲那年,他感到工作變成了生命主題,也成為了越來越困難的一種角色,需要自己面對現實。
電影角色要求三浦跳舞,他說這不足夠,跳舞更要做到曼妙地跳,他跑去學聲樂為訓練聲音表演的層次,學英語是因為認真地儲存成長強壯的力量。他喜歡在年長的人身上找錦囊,他更不會對事物輕易說喜歡,不要就此定格。原來他的心願是希望到百老滙當演員,而且這是他剛踏進30歲時的想法。近年他不停提及自己正找尋生命下一個章節。
行色匆匆的30年,奈何真實的感受是屬於他自己。三浦最後的電視劇《錢的盡頭是愛情的開始》始終未有起用任何替補演員,而且只播出其實沒有結局的四集,但已是天堂來的糖果。劇中那個吊兒郎當的二世祖剛在混沌中覺醒,還未來得及跟心上人相戀便墜落了。夏風吹拂的鎌倉,葉綠調的古着夏威夷恤;江南海岸的天色,不經意蕩來粼光閃閃的一度海浪就像走過人間的三浦春馬。劇中還看到了小津安二郎居住過的禪院淨智寺,這所寺院有三尊佛像,代表前世現世和來世。如佛說,該結多少生生世世的緣才能在今生相見,真箇要前生五百次回眸才換得到那麼一次擦肩而過?這筆賬老天爺似乎從不回應。我們頭上沒有頂着一座梵鐘,沒有誰到時到候把自己敲醒,當頭棒喝幾乎只有無情的真實。
淨智寺是三浦春馬路過凡麈最終驛站,諸佛菩薩可有聽見他的回聲?
喃嘸阿彌陀佛。
撰文:陳海琪
本欄逢周四刊出
廣播人。寫作人。電視節目主持人。一直相信:只有逆風而行,才知道飛翔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