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衞生署今年4月自爆擺烏龍將尼泊爾漢當成確診患者送院,一天後始發現出錯。事主太太向本報控訴,丈夫出院後因頭痛等再送院,結果兩星期後不治。家屬質疑事主留院時被當成確診者治療、曾誤服藥物,離院後肝功能異常亦無人跟進,至今死因未明,遺孀促當局盡快交代,還丈夫一個公道。經本報查詢後醫管局即約見家屬,稱病人生前無服食治療肺炎藥物,初步證實患罕見遺傳病,個案已交死因庭處理。
記者:鍾雅宜
衞生防護中心4月7日公佈一宗失誤事件,一名在檢疫中心的尼泊爾籍青年6日確診,當局誤送病毒測試屬陰性的父親入院,翌日才發現,為此致歉。事件至今逾五個月,本報接獲涉事52歲尼泊爾男子Rai Kalyan的菲籍太太Jane(化名)及已康復出院的兒子求助,原來事主出院後約兩周突然過身,至今死因未明。
Jane稱他們因同住人士確診武肺而須入住駿洋邨接受檢疫,並無病徵,4月6日丈夫和22歲兒子獲通知確診,丈夫送往聯合醫院,兒子因床位不足延後送院,並非如當局所指將兩人檢測報告調亂。翌日她收到當局來電指丈夫原來並非確診,她追問為何出錯,對方只稱「really sorry」。
Jane稱丈夫翌日送回檢疫中心後感頭痛及暈眩,稱留院時曾服藥。至10日他頭痛加劇,服用中心醫生處方的藥物後仍感暈眩,送往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Jane指初期丈夫情況好轉,17日卻突然昏迷送進深切治療部,院方指他血氨水平甚高,詢問他是否經常飲酒等,她稱丈夫「一年只飲數次啤酒,亦不抽煙」。
至20日她接到噩耗,丈夫情況轉差及有腦積水,院方決定為他拔喉,仍在隔離的她拒絕。至21日,她趕到醫院,醫生再提出拔喉,她希望待兒子趕來醫院。醫生原堅持拔喉,在她提出要解剖屍體後即稱可寬限,丈夫終在兒子趕到醫院後離世。
Jane指醫生懷疑其丈夫死因與基因有關,她追問是否可能誤服肺炎藥物所致,醫生稱有可能。她指兒子曾服食肺炎藥物後因氨水平升高須轉藥。Jane發現丈夫離開聯合醫院後,院方寫轉介信指其肝功能異常須作監察,但他出院後無人跟進。
丈夫過身後,她要求解剖,報告要等三至六個月,她在四個月後查詢,對方卻着她等到六個月才查問。
死者生前身體健康,從無大病,Jane沒想過入住隔離中心後從此不能回家,「任何道歉都不足以彌補」。她質疑丈夫不可能入院一日無服藥,離院後持續頭痛。她遺憾丈夫留院時無法探望,到見最後一面「已不能跟他說話」,認為當局須負責。
聯合醫院回覆指患者4月6日晚11時多入院,翌日傍晚出院,其間無服食任何藥物,但病人3月曾輕微發燒,故出院時為他處方撲熱息痛備用。病人血液報告顯示膽紅素輕微高於正常水平,醫生轉介病人到普通科跟進,提醒病人檢疫後求診。
威院稱病人11日因短暫意識錯亂及發燒送院,醫生確認病人腦部無受細菌感染,其後情況好轉,但因暈眩、走路不穩及癲癇等轉送深切治療部。病人血氨水平過高,臨床判斷為代謝疾病,遂為病人洗血及作基因測試,惟情況惡化至22日不治。測試證實病人患罕見遺傳病「鳥胺酸氨甲醯基轉移酶缺乏症」,已向家人解釋結果,兩院向家屬致慰問,個案已交死因庭處理。
衞生署稱,調查發現檢疫中心醫護因對外語陌生,故核對名稱時將事主分類為確診者。檢疫人士如有不適亦可向中心醫護求助,醫護會提供治療或轉介。署方亦向死者家人致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