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局勢出現自96年台海導彈危機以來最壞情況,自大陸北斗衞星系統在7月底正式使用後,已不像當年導彈危機,目前能使用自己的衞星系統控制導彈落點,對台執行「點穴戰」或「斬首戰」。台灣蘋果新聞網昨獨家引述軍方消息,指台軍可用戰機炸毀訊號基地台,亦可用「衞星導航干擾系統」壓制北斗,令導彈失準。軍事評論員黃東向《蘋果》分析,台軍難以炸毀訊號基地台,但相信有能力干擾北京導彈定位。
據說中國在導彈危機時使用美國GPS定位,當時美國關閉中國部份定位,以致中國導彈無法命中。今時不同往日,中共在今年7月底正式啟用北斗衞星系統,8月底隨即在浙江與青海兩地,利用北斗導航東風-21D與東風-26導彈,同時命中南沙群島海域目標。當時美國稱發射四枚導彈,中國只稱發射兩枚,故未知其命中率。不過北斗系統成功使用,中共較有條件使用「點穴戰」或「斬首戰」,增添台灣壓力。所謂「點穴戰」在90年代末已提出,主要透過網路作戰、電子作戰和電磁脈衝等,甚至轟炸台灣重大軍事設施,癱瘓台灣指揮系統。而斬首戰則直接轟炸總統府。
《台蘋》引述軍方消息指,台灣有兩大法寶應對,分「硬殺」及「軟殺」兩種。硬殺是由經國號戰機配備「萬劍彈」,飛到目標上空直接對地面進行「霰彈槍」式轟炸,透過擊毀其地面上的基地台及控制站,降低導彈的精準度。另一種應對就是靠愛國者導彈及天弓導彈高空阻截。
軟殺則使用由中科院所研發的「衞星導航干擾系統」,包括有「北斗干擾車」與「GPS干擾車」。在發生戰爭時,直接干擾「北斗衞星系統」及GPS定位系統。相關人士透露,台灣重要軍事設施包括「衡山指揮所」、花蓮「佳山基地」等都有此種裝備,讓解放軍的第一擊無法命中目標。國軍將領向台灣蘋果新聞網證實,當日東風-26及東風-21D在8月底試射,台灣的長程預警雷達隨即掌握及追蹤到其飛行訊號。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資源與產業研究所長蘇紫雲分析說:「北斗系統仍有缺陷」。美軍GPS訊號誤差約10至50公分,北斗衞星系統誤差約是2.5公尺至10公尺,對短導彈可能不影響,但對東風-26這類射程高達5,000公里的遠程導彈,可能就無法有效貫穿目標。
黃東指出東風導彈非常高速,差之毫釐,繆以千里,如果目標不斷移動,幾秒前的定位已經不準確。當彈道末段重返大氣層後,更要接收北斗新訊號修正位置,才有可能命中。一旦中共的基地台及控制站被破壞,命中率會大減。
此外,昨清晨再有解放軍戰機進入台灣西南空域,台灣空軍出動飛機警戒並進行「廣播驅離」,不過解放軍機師竟罕見廣播回應:「我國台灣地區,我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正進行例行訓練,請不要干擾我正常行動!」
台灣蘋果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