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慨歎霍金跟諾獎緣慳一面

學者慨歎霍金跟諾獎緣慳一面

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三位得主中,彭羅斯是前年逝世的霍金的長期拍檔,兩人合作炮製「彭羅斯─霍金奇點定理」,論證黑洞內奇點如何在不同情況下產生。不少物理學家慨歎霍金跟諾貝爾獎緣慳一面。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布朗謝就表示:「很可惜彭羅斯和霍金未能早些共奪諾獎。這個獎在霍金死後兩年才來,可是他們在1960年代已開始合作,重要性在80年代已被確認。」香港中文大學物理學系系主任朱明中卻認為,就算霍金仍在生,恐亦難奪諾獎。他指出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評審一向很嚴謹,「就算理論說得如何精釆,如沒有觀測支持都不能得獎」,理論家一向較難得獎。

港學者指三人實至名歸

他指十年前尚有人懷疑黑洞是否真的存在,但根策爾和蓋茲提出證據非常有力,「我每年教書都會提」,去年拍得的黑洞照片如果同期出現,或者可取代兩人發現的地位。

而在黑洞理論層面上,朱明中指彭羅斯是論證黑洞的形成和存在,並引入一套數學工具作進一步理論發展,霍金最主要的創見是「霍金輻射」,提出黑洞邊緣會散發輻射,但要先有黑洞存在才有這現象,而「彭羅斯─霍金奇點定理」描述黑洞內部發生的事,外界看不到未能實證,所以如只能頒獎給一位黑洞理論家,恐怕還是彭羅斯先於霍金。

法新社/《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