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年警方頻頻出招,今年8月結束 《警訊》,終止與港台長達47年的合作,開始自行拍攝微電影,上載到facebook專頁宣傳,去年底成立直播隊在衝突現場進行直播,遊行更由無綫電視前記者、直播隊督察鄒昊亨上鏡,今次再「升呢」改用擅長爆破特技場面的電影導演製作宣傳片段,宣揚警隊威信。
有電影業界人士爆料,前晚拍攝的是警隊宣傳片,拍攝班底均是藍絲,內容講述赤鱲角機場及南丫島發電廠,遭恐怖分子及示威者佔領,警隊強攻入倉庫反擊。爆料人又指,當日的拍攝已是最後一組場面,之前已經拍攝十多組,其中一次在尖沙嘴鐘樓拍攝。據悉,拍片導演姓林,過去曾拍攝中港多部警匪題材電影。
浸大新聞系高級講師呂秉權認為,政府及警隊一年多以來,形象及民望低迷,而警方近期的宣傳舉動,反映警方欲趁近日社會局面漸趨穩定,乘勢進行 「洗底」,挽救形象。惟呂秉權認為,一系列的面子工程只是粉飾太平,「治標不治本」,「如果你生到滿面暗瘡,係應該根治皮膚問題,而唔係靠化妝去遮住,化妝只會令問題惡化」。
呂秉權不諱言,宣傳片或有可能影響部份人對警方的觀感,但「心水清嘅市民會睇到問題嘅根本,高清鏡頭下乜都現形。」
呂秉權認為,警方若果要從根本改善形象,除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亦應正視前線警員執法期間的失控情況,否則將會抵銷所有宣傳效果,如果拍攝手法及內容不當,更會進一步引起公眾反感,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