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活道】金融人才面對結構性轉變-藍友斑

【樂活道】金融人才面對結構性轉變-藍友斑

子華神在2003年的《冇炭用》中用冷嘲熱諷的方式,說明甚麼是「結構性失業」,當中的黑色幽默大家上網重溫即可,我在此不贅。想不到17年後的今日香港,整個市面因為疫情、中美貿易戰再次面對同一陣痛。

話說我旗下投資的公司,當中有一間專做獵頭,最近跟拍檔們開會,他告訴我招聘市場推廣職位時,收個人履歷收到爆信箱,當中應徵者大致能分為三類:航空業、餐飲業、酒店業。這三個行業在疫情之下是裁員重災區,現在隨手打開招聘網站,便得到一大堆空姐空少的履歷。

但這部份大家都知道是陣痛,並非行業的結構性問題,一旦疫情解除,這三大行業相信會起死回生。

然而經過這次大洗牌,我比較相信香港的金融人才將會面對結構性轉型,這是國策問題;中國致力打造內地一線城市成為金融中心,雖然大家笑了很多年,但這是國策,上大人將會篤而行之。

如無意外,香港的金融機構如果想繼續做大陸生意,將會減少在香港營運的成本,嘗試加大投資深圳或上海,行雙軌制的辦公室模式。

香港的金融人才要到內地工作,首先要有心理準備克服水土不服的問題,其次是大部份內地公司都會審視人才的背景,如果有一部份香港金融人堅拒返大灣區,那麼就會失去工作,這是金融行業的結構性轉變。

共產黨直接用錢統戰

我其中一位好友是非常資深的商業律師,專搞上市申請,稱得上是本地龍頭,他悄悄的告訴我即將回到內地一間大律師行工作,有錢使得鬼推磨。

另一個來自家族式經營的私人銀行企業家,也告訴我最近獵頭邀請她回內地金融市場工作,原因係現在大多數國內公司,對在香港開設辦事處心存疑惑,但他們擺明車馬想請香港的相關人才,只是目前香港和內地仍然未能通關,但深圳去上海就不用隔離,於是重金禮聘她到上海工作。

早排管理6萬億美金資產的美國基金巨頭Vanguard計劃撤出香港和日本市場,並將亞洲總部轉移上海,這是香港實施國安法後,震撼財金市場的一大巨人轉身。

觀乎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在非常貧窮的時候便精於統戰,統戰的方程式非常直接,就是先給人才宏大的遠景,這一點對於開國時的理想派知識分子非常有效;但過了70年,國家財雄勢大,也不給你甚麼思想教育了,直接用錢買走你,由共產主義的烏托邦,直接變成資本主義的Money Wins。

藍友斑

fb.com/bernardlamhong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