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近期四出奔走,建立中國包圍網,昨日抵達東京出席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會議。他圍繞武漢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再次強烈批評中國隱瞞疫情。蓬佩奧其後也與日首相菅義偉會面,兩人一致認為,地區局勢越來越嚴峻,並再次肯定美日關係對印太地區的重要性。
「四方安全對話」會議是美國、日本、澳洲和印度建立的非正式戰略論壇,議題包括東海和南海在內的地區局勢。這也是蓬佩奧自2019年7月以來,再次訪問東亞地區。如同早前的東歐之行,他在政治經濟上仍然針對中國,會議開始前,圍繞武漢肺炎全球大流行,批評中國隱瞞疫情,而中國越來越進取的行為也威脅着區域的自由、民主。「這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關鍵,我們需要合力抵禦中共的剝削、貪腐及恫嚇。」蓬佩奧稱,湄公河、喜馬拉雅山脈、台灣海峽的爭端就是中共威脅的例子。
路透社報道指,蓬佩奧及菅義偉會面時,一致認為地區局勢越來越嚴峻。由菅義偉提出的自由與開放印太策略,也獲蓬佩奧及澳印兩國認同。蓬佩奧昨日接受日本放送協會訪問時,炮轟中共拒絕履行對香港的「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承諾,也批評新疆集中營的強制勞動、消滅內蒙古語言。「這不是美國與中國對壘的問題,而是選擇自由還是暴政的問題。」他認為要向東盟國家分享這構想,又提到若中共攻台,美方會設法緩和區域緊張。
香港智明研究所研究總監許楨向《蘋果》分析:「日本在安倍治下的第二個任期是否願意對中國採取強硬的立場?這未必做到。首先,中國在90年代中後期向軍事科技投入大量資源,使得解放軍現時不只在規模佔優,現時連技術方面也與周邊國家拉開了明顯的距離。其次,日本在製造業、專業服務、旅遊業較依賴中國,中國成為重要外滙來源,取代了原來的歐美、香港、台灣。綜觀兩點,日本目前是否還能否支撐起美國的戰略,近年已成為一個疑問。」
許楨補充:「美國理解中日的戰略平衡在過去十年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美國打出的旗號是圍堵中國,但這目標有點脫離現實。對美國而言,最好當然是形成圍堵圈,就算未能形成,都起碼想形成一種『冷和』的狀態,即中日雙方有基本交往,但不希望見到中國的影響力向東北、南太平洋伸展,這也是美國的戰略盤算及利益。」
路透社 /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