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控墮估值陷阱勿撈底 倘不重啟派息 股價只值20元

滙控墮估值陷阱勿撈底 
倘不重啟派息 股價只值20元

【數碼金魚缸】「大笨象」滙控(005)最近可謂多災多難,股價曾跌穿2008年海嘯低位,用滙控當收租的食息一族損失慘重。今年3月滙控以武漢肺炎引發的經濟不明朗因素為由,取消2019年第四次和2020年首三次派息,其後再傳出一連串負面消息,股價從此一沉不起;到近日平保(2318)公佈增持,才使滙控股價有所反彈。現在滙控估值是否夠平,是否執平貨好機會?這次就用估值模型評估一下滙控股票應該值幾多錢。

多年以來,滙控股票最大賣點是穩定派息政策,股票定位是價值型投資;如今這種永續派息信念已被打破,長線投資者信心動搖。

滙控管理層雖表示會重新檢討派息政策,惟經濟何時復蘇仍不確定;加上受英國監管部門的壓力暫停派息,政策風險不確定也增加沽壓。直到美國指控滙控協助洗錢,再傳出獅子行或被中國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都令滙控成為拋售對象。

停派息一年 目標價減半

股息折現模型(discount dividend model, DDM)屬於最傳統的價值投資估值方法,最適合用來評估派息型股票價值。最簡單的DDM版本數學公式是P=D/(r-g),D是未來12個月預期派息;r是股東要求回報率;g是永續股息增長率。這種簡單數學模型,是建立於金錢時間價值(time value of money)基礎上,本質上是假設某種資產未來一年的現金流可以一直維持。

雖然這種假設看似不實際,但其實金融市場上大部份股票、債券、保險產品、甚至企業併購的出價,也是從這種基礎演變出來。

以滙控為例,在它未公佈停止派息前,每年仍然派息約4元,當時分析員可以假設它能保持漸進派息政策,例如每年以貼近通脹率的2.5%增長股息,這樣計算滙控股票估值是55元,而這個目標價也能頗準確地解釋了滙控過去幾年的波動區間平均值,詳見「圖一」。

然而,當滙控宣佈未來12個月暫停派息,這個數學公式看似失去作用了;如果把D參數輸入為0元,計算出來的目標價就是0元。不過,滙控並非永遠不再派息,如果預期將來一段時間有可能恢復部份派息,那就不應把預期派息金額設定為0元,這代表股票始終有價值。

漸進派息政策已不存在

分析員通常做預測是用過去一年數據作基礎,因此筆者採用移動12個月派息總和建構估值模型。由於目前已知滙控最少有12個月暫停派息,因此如果用移動12個月派息總和作為估值基準,最樂觀情況,即使滙控12個月後宣佈恢復派息,計算出來的目標價也會減半。

最簡單解讀是,在兩年內滙控平均只派了一年股息,因此預期股息只及以往一半;如果滙控未來公佈繼續暫停派息,估值還會再跌。

此外,經濟環境和行業不確定性,改變市場對永續增長率的預期,也導致估值下跌。舉例說,股市氣氛良好時,市場會傾向相信滙控能維持漸進派息政策,長期增長率在2.5%。相反在經濟不明朗時期,市場就相信派息沒增長甚至倒退。

因此,如預期股息減半至2元,而永續增長率預期下跌至0%,則滙控只值20元;不同參數計算結果可參考「圖二」。

筆者今次採用Jupyter Notebook的方式編寫這個估值模型實驗,只要使用瀏覽器到Github連結(https://bit.ly/36IHLt9),便可直接觀看計算結果,不需運行程式碼。

如果想用相同模型去計算其他高息股估值,例如恒生銀行(011),也可直接修改參數並運行;只要成功獲取股價及派息數據,基本上可計算任何公司估值。

事實上,滙控數年前已不再提及漸進派息政策,同期推出股份回購計劃,在市場買入股份、間接回饋股東。回購股份代替派息本質上沒問題,美股上市公司也很流行回購。然而筆者認為,問題並非派息與回購的分別,而是回購改變了股東對未來派息的預期。由於股份回購計劃需要管理層每次批准,並非預設,這等於漸進派息政策不存在。到今年因疫情原因暫停派息,成為估值重估觸發點。

當然,派息並非創造股票價值的唯一方法, 有很多不派息股票股價也可接連上升,科技股就是典型例子。在股東角度,可接受公司不派息,甚至期望公司保留利潤投資於有潛力新項目上,前提是公司身處的行業有很大發展空間。

銀行業被視為夕陽行業

然而,香港金融業目前面對種種因素如經濟下行、金融科技競爭、負利率、一國一制等,銀行業甚至被視為夕陽行業,滙控身為龍頭首當其衝;因此對股東而言,只有派息最實際,如發現派息落空、回本無期,沽貨套現就成為唯一選擇。

觀看「圖二」的模擬情況,可看到滙控估值在何種設定下可以重新上升。如果派息只及以往的一半甚至更低,滙控是不可能脫離低估值區間(深藍色區域),此情況下滙控合理估值只是20元至30元左右;再不重啟派息的話,估值區間還要再向下移。

如要重回高估值區間(橙紅色以上區域),每年派息必須重回4元以上,且永續增長率要維持正數,代表滙控必須承諾重啟漸進派息政策。這對滙控而言難度頗大,除非主要經濟體系重新進入復蘇並重啟加息周期,而且要看到中美關係改善、使香港繼續成為中國和世界的橋樑;否則,實難以相信滙控業務有足夠增長空間去支持持續派息。

再者,就算以上幾個條件出現了,市場上也有其他更好的股票可以投資,未輪到滙控。

最後結論是,目前的滙控是個估值陷阱,不要輕易地貪平撈底。

作者:量子雪球

電郵:[email protected]

■目前的滙控是個估值陷阱,不要輕易貪平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