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立法會議員何君堯早前投訴《鏗鏘集:7.21誰主真相》有既定錯誤立場,遭刻意針對。港台顧委會近日上載7月底例行會議紀錄,披露有委員建議港台應跟進投訴,並在調查後檢視港台對7.21事件的整體陳述是否平衡。廣播處長梁家榮則稱《鏗鏘集》關於7.21事件的兩集內容,無論從新聞學、拍攝角度或素材選取等,「製作水準足以作為新聞學的教材和典範」。
顧委會近日上載7月底例行會議紀錄,為該屆委員會任期最後一次會議,討論多項議程。時任主席「梁粉」陳建強在會上表示,收到立法會議員何君堯投訴信,主要不滿《鏗鏘集》的記者,經過一年仍未對7.21事件進行全面剖析,反而在訪問中「針對他」,何在信中質疑《鏗鏘集》為何不能「更宏觀」地回顧7.21事件。陳在會上強調,並非要在會上處理涉及港台的投訴,但是希望港台管理層可回應。
身兼港台總編輯的廣播處長梁家榮認為,何的信件反映社會對7.21事件仍有不同疑問。梁稱港台不會放棄任何一個角度跟進,及考慮和參考任何人的看法。他重申在節目製作角度而言,近期及一年前關於7.21事件的兩集《鏗鏘集》「誰主真相」和「元朗黑夜」,無論從新聞學、紀錄片、拍攝角度、剪接、追查或素材選取等角度,「製作水準足以作為新聞學的教材和典範」,又指此類追查真相節目難免會令某些人感到冒犯,因而引來一些激烈反應。
有委員指「誰主真相」中有兩個追訪鏡頭,認為以旁述形式已可表達採訪過程,詢問《鏗鏘集》是否需要播放該些追問鏡頭,認為若受訪者無法即場回應,應獲尊重,又指該集《鏗鏘集》未有談及7.21事件「另一位關鍵人物」,期望節目會探討事件的另一面。亦有委員建議港台跟進信中涉及不夠宏觀、偏頗、節目質素差劣等指控是否屬實,並在調查後檢視港台對7.21事件的整體陳述是否平衡,再向顧委會交代調查結果。
港台機構傳訊及節目標準總監伍曼儀說,展示「反應鏡頭」是新聞學一種追問技巧,目的是讓觀眾掌握真實情況。梁家榮亦稱,該兩個追問的鏡頭,記者表現均有禮,更非刻意製造衝撞,在播放追問鏡頭後也有解釋和跟進。梁續指,港台不論電視或電台節目已就7.21事件作密切而多樣化的討論,讓各方發表不同聲音,又稱7.21事件正如過去在港或其他地方發生的重要事件,可以經歷幾十年,仍然有待尋找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