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不是義務,而是表演 - 高慧然

愛不是義務,而是表演 - 高慧然

中聯辦主任駱惠寧在出席中秋酒會時提出,未來要加強對香港公職人員及青少年的國情及國家安全教育,強調作為「中國人」,「愛國不是一種選擇,而是一種義務,更是一種正道」。

此後一天,駱惠寧透過中聯辦發稿,說他落區探訪基層巿民,向他們派發月餅及防疫物資。鏡頭前出現的兩位被探訪者,一個是住小西灣的74歲長者,另一個是住深水埗劏房的失業中年漢。前者送出11萬私己錢,託駱惠寧轉交中國抗疫。後者劏房中最搶眼的則是一幅中國國旗。一個用錢愛中國;一個把中國國旗掛在牀邊,沒有錢就用心去愛中國,都是駱惠寧口中行「正道」的人,大約詮釋了駱惠寧那句「愛國是義務」吧。

有趣的是,相片一出街,馬上被眼利的網民發現劏房失業中年漢為頗受建制媒體歡迎的「愛國護旗手」。所謂「香港基層巿民」,其實來自湖南,不知道有沒有三粒星身份證。

劏房漢在中國有物業,卻情願來香港住劏房,到了香港之後,卻把中國國旗掛在牀頭。如此愛法,真是可歌可泣,催人淚下。但在香港人眼中,卻更似一場愛的表演。

每個人對愛的理解都不一樣,但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正如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愛一個人或愛一個地方,總有其理由。所以,對正常人來說,愛,應該是一種選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