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大選結果如何都應堅持國際線(貝加爾)

美大選結果如何都應堅持國際線(貝加爾)

距離美國大選僅30日,特朗普確診武漢肺炎,令本來詭譎多變之選情更為複雜。本來因疫情及民權示威雙重打擊下,全國皆瀰漫一片緊張氣氛,加上特朗普本人為建國以來難得一見之惹火人物,早前更拒絕承諾接受選舉結果,亦令海內外憂慮美國會否出現動亂。現今特朗普染疫,亦令其已經落後之選情蒙上陰影,11月3日之選舉日不可能延期,而特朗普在病榻之上,更難以扭轉劣勢。

拜登可能上台,一眾反共華文媒體皆為之焦急,都道拜登為親共派,一旦主政將對共軟弱。不錯,拜登過去40年一直為主張對中共友善之先鋒,力挺對共貿易關係正常化,而其子與中共軍方過從甚密,亦令其在不少反共人士心中蒙上污點。然而美國友共為過去數十年兩黨之主流共識,不論列根、布殊父子,抑或克林頓、奧巴馬,兩黨總統皆對中共抱有將之市場自由化,就能使其政治民主化之想像。六四鎮壓後首先對中共解除圍堵者,亦正是老布殊治下之共和黨政府。

以輿情影響白宮主人

當時初出茅廬,現貴為眾議院議長之加州眾議員佩洛西訪京,亦於天安門廣場前舉起民主標語,可見此女子亦非中共可完全交心之外國友人。而拜登上台後對共政策亦將一脈相承,勢必高舉人權外交,於國內少數族裔等議題上向中共施壓。然而此比起特朗普下下狠招之勢,無疑比較柔性。拜登陣營明顯不贊同打貿易戰,亦不認為可與中共完全脫鈎,更認為要與中共於氣候變化問題上合作。不過同樣之想法亦見於德國之默克爾,不過柏林之對共立場近日明顯越趨強硬,證明最大溫和派如默克爾者,皆可因國內外之輿情而變,拜登執政之四年國際局勢會出現何等變化,難以預料。

特朗普之病情如何,美國選民之天秤會向何方傾斜,皆非吾等所能控制。不過美國輿情,普羅大眾對中共之印象、兩黨議員之立場、五角大樓之政策,皆為可以塑造之對象。中共每年投下之人力物力財力,於美國政商界、學院及民間全方位滲透,此稱為中共之銳實力。有人會利用一個個社交媒體賬戶,與外國友人之個人關係,於校園之師生交流,於自由世界進行反滲透,建立橫跨太平洋及歐亞大陸之民主價值圈,此對於日後為香港奮鬥之事業,必定大有可為。

但此必須抽離於美國大選期間之兩黨政爭、選舉紛爭,獨立地看事情之本質。要知道不論是民主黨或共和黨,自由派或保守派,在墮胎、槍權、種族主義、政治正確等文化戰爭已惡鬥數十餘年,更為兩黨政客所操弄的選舉議題,以此鞏固各自之支持者。於其文化圈子內,此類議題生死攸關,但對於海外人士根本不值一哂。但不少打國際線之手足參與美國政治之討論,往往不經意跟隨對方之笛子起舞,以保守派之立場痛罵自由派,或以自由派之倨傲不屑保守派,結果陷入別國之黨爭而不自知。

事實上只要撇除無關痛癢之文化戰爭,民主共和兩黨皆可為我所用。隨着選情漸朝向不利特朗普之方向發展,吾等更要抖擻精神,準備迎來喬大叔在白宮的四年日子。美國日後對中共之政策,將會是由北京與華府互動,美國國內輿情以及兩黨政客有機結合而成,在此其中香港不可能不扮演重要之角色。過去一年無數手足之犧牲,已換來全球注視,現時吾人更加要珍惜此寶貴平台及空間,利用稍縱即逝之機會,多做有益之事。11月3日後世界局勢將會出現新局面,而香港人亦將繼續有份創造。

貝加爾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