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物誌●不見明月照溝渠 卻在溝渠映眾生

詠物誌●不見明月照溝渠 卻在溝渠映眾生

今年中秋迎月夜,迎不到月卻迎了一場轟烈黑雨。看完戲,坐車到觀塘消夜,在觀塘道下車甫見到行人路上一個半開的渠蓋。因為這個渠道比較大,半掩的渠洞也足夠讓一個成年人掉進去,而且坑渠又在行人隧道出口旁邊,又是一排巴士站下車點,附近竟沒有路障告示;夜深路燈昏暗,加上都市人撐着傘也要低頭看手機,一不小心就容易掉進坑渠,險象環生。

黑雲蓋頂、雨絲綿綿,一個半掩的溝渠,照不到明月,卻照出香港人性百態。

警無視報案 路人險跌入黑洞

我知道當晚7、8點觀塘慘成澤國,觀塘道就是黑雨期間水浸的重災區,多部巴士、小巴及的士需要慢駛,而附近油站的工人亦需清理及抽走積水。這個大開的渠蓋應該也是渠務署或地政署打開,來疏導澎湃的水流。但作為負責任的部門,至少也放個路障來提醒路人吧?如果猛水疏導了但有人因踩進黑洞釀成意外,也非大家所願吧?這是路人甲乙丙都想到的常識,但我們的政府部門並沒有急市民之急。

在場有路人說已打了1823,但沒有人來。我們惟有報警,希望警方可以正視,加快處理。其間,一位從隧道走出來、邊戴着大headphone邊玩手機的年輕人,半隻腳踩進渠洞,我驚叫他也聽不到,我們撲前阻止他,救了他一命。他回過神來,驚魂未定,猛拍着心口蛇步閃開,頻頻回望這個匪夷所思的陷阱。

不得了!手機當道,行人都不帶眼走路,我和外子便決定守在溝渠旁等待相關人士到來,否則回家看到出意外會內疚一世。在這段漫長的等待,賞月變賞人,見到了眾生相。

拍渠蓋打卡 危險下的港人百態

有人見到半掩坑渠,駐足觀賞裏面的污水(有甚麼好看?莫非真想見明月照溝渠?);有個中坑索性買了啤酒坐在巴士站的凳上「睇戲」,不時發聲抱怨政府部門不力;更多的路人視而不見,甚至拿出手機來拍照打卡(黑人問號?);也有好心的人,着我們一起把渠蓋移好,但因為磚頭和金屬組成的渠蓋太重,合我們幾個人之力也搬不動,只好放棄。

等了20分鐘,還是沒有人來。

好心人冒雨折返,還從遠處搬來一個「雪糕筒」作路障提醒市民,外子也從附近搬了一個棄置的巴士站牌擋在隧道口,希望行人注意前方陷阱。我們總不能整晚守着個坑渠啊!一對走路蹣跚的夫婦經過,沒有注意到巴士牌和雪糕筒,像要踩進深洞,嚇得我們撲出提醒。我於是又再撥一次999,對方說觀塘的警員很忙,着我方便的話,繼續守着個坑渠(!)。我不禁揶揄:如果有命案發生,這種龜速救援,傷者早跟閻羅王賞月去。

又不知等了多久,終於見疑似渠務署幾個工人來移正渠蓋,我們才安心離開找吃的。

11點22分,我們都吃飽回家了,一把嬌俏的年輕女聲致電。「hello,我是警察,剛才我們在交更,你們的位置在哪呢?還需要幫助嗎?」

「返歸賞月啦madam。」我沒好氣。

鄭天儀

文藝平台「The Culturist 文化者」創辦人、大業藝術書店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