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任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早前表示明年10月合約期滿後將不再續任,近日又改口說提早今年底離任。《信報》創辦人林行止推薦李小加競選特首一職,取代林鄭,以消消市民怨氣。筆者不知林行止是說笑還是認真,根據資料,李小加在美國留學,長期在美國投資銀行工作,是否在港連續居住20年,沒有美國居留權,符合資格競選特首,實在存疑。即使李小加在美國大行工作期間,獲派駐香港,在港連續住滿20年;到競選特首時,又效法一眾權貴,暫時放棄外國居留權,但以他過去在金融界的表現,是否能勝任特首一職,把香港管治得好,確實令人有很大疑慮。
李小加未加入港交所工作前,主力為中資企業(特別是電訊及石油企業)在資本市場集資,但這些企業集資後的營運和股價表現都令人失望。李小加之前任職美林證券和摩根大通,同樣表現欠佳。在2008年金融海嘯中,美林證券被美國銀行收購;摩根大通則因銷售「房地產抵押貸款證券」的非法行為,被美國司法部罰款130億美元,當時是歷來單一公司最高罰款。
李小加2010年1月16日正式出任港交所行政總裁,當時恒指約為21700點;過了10年有多,恒指現時處23400點水平,只能「小加」,升幅只得8%,每年升幅不足1%,表現遠遠不及同期日股和美股的一兩倍升幅。
這10年間,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的公司總市值,由2010年1月的16萬億元,增加至現時40萬億元,總市值增加1.5倍;但同期反映公司市值的恒指只能「小加」8%,完全不成比例,港股可算大而無當,這又難怪恒指公司要全面檢討恒指成份股的組成。
港交所為了自身利益,容許大量良莠不齊的企業在港上市,抽走市場巨額資金,讓上市企業的大股東和高層趁機套現離場。今年3月,廉署落案起訴港交所上市部門前主管,指其涉嫌公職人員接受利益及行為失當。李小加作為港交所行政總裁,對公司出現「爛蘋果」確實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林本利
經濟學家、活道教育中心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