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早前就香港主教繼任人安排,到訪梵蒂岡卻不獲教宗接見。他回港後在網誌撰文,承認出訪無功而歸,但並不抱怨。對於教區宗座署理湯漢早前以「與教會保持共融」為題發出的牧函,自以為是「教會」的全部,陳日君認為,屈服在強權下做奴隸談不上共融,「因為他們已被剝削了做人的權利」。
陳日君在網誌「報平安」,解釋成功出訪羅馬是駐港意領事證明他有急事要辦,獲准入境意大利停留120小時。他經倫敦到羅馬,把書信給教宗方濟各的一位秘書,信中要求教宗給他半個小時討論香港主教的安排,最後無功而歸,「我並沒有抱怨,我知道教宗一定很忙,知道我的信能到他手中也已心滿意足。」
陳其後提到湯漢早前發出的牧函,該牧函批評有教友「傲慢地批評教會」,引致教會分裂。陳日君直言牧函的題目「與教會保持共融」本身就有問題,「誰『與』教會共融?聽來牧函不是對教會內的人說話,我們似乎不算教會內的人,如果對象是我們不是該說『保持教會內共融』?」
他解釋,只有自主的人才能共融,「鳥籠中沒有共融」,「明白教會的道理,一齊信主、愛主才成共融。大家一齊屈服在強權下做奴隸根本談不上共融,因為他們已被剝削了做人的權利」;又指「這些道理純樸的教友都明白,只有自以為是『教會』的人卻不明白,這幾天的福音中耶穌教我們做小孩子也就是這個意思吧!」
牧函刊出後,教內有聲音質疑真正執筆者另有其人,陳日君在文中亦有提及「署理的署理」,「如果我在他的位也真不知怎麼應付,當然還好有得力助手幫忙。最近他忙得很,又家書,又牧函。有人說署理的署理幫了不少忙。我怕有些地方幫了倒忙。」
陳在網誌再提及今年無法送月餅到獄中,「我決定了中秋節及前後都不嚐月餅,為表示同監獄內的朋友們同甘共苦,各位朋友很對不起,今年使你們失望了,請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