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離開香港的港大亞洲環球研究所客席副教授加藤嘉一,最近去了兩次元朗。「721事件」一周年前夕,他去觀察元朗的變化,然後寫了《特區內的赤化禁區》。加藤嘉一以「知識分子」自居,在他看來,知識分子有三項基本功課:閱讀、交流、行走。所以,他每着墨,必先前往。
特約記者:許 驥
出生於1984年的加藤嘉一,來自渡邊淳一筆下的日本靜岡縣伊豆市。令他名聲大噪的是中國文壇。自2004年開始,加藤嘉一這個名字頻繁出現在中文媒體。他的代表作《愛國賊》,成為這個時代最具代表性的關鍵詞之一。他把中國觀察作為志業,卻惹來中共的不滿。在港兩年,他對香港有何觀察?他說:「香港是中國領土,國際標準,香港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
加藤嘉一永遠記得,2003年的秋天,飛機降落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他生平第一次看見黃色的天空——那是沙塵暴,當時北京最嚴重的空氣問題。後來,為了迎接2008年奧運會,北京的沙塵暴得到治理。但不久之後,霧霾又成了新的問題。中國,就是這樣,一個問題接着一個問題。
2018年,加藤嘉一應著名經濟學者陳志武教授之邀,來香港大學擔任亞洲環球研究所客席副教授。收到邀請的加藤嘉一視此為難能可貴的機會,因為他認為香港對研究中國問題非常重要。而令他始料未及的是,此次來港,他居然親歷了2019年的「反送中運動」。
「反送中運動」期間,加藤嘉一時而在前線,時而在書房,觀察,訪問,研究。他採訪了超過350位香港各界人士,詢問港人兩個簡單的問題:「一、你怎麼看自由和穩定的關係;二、你怎麼看民主和發展的關係。」根據他的統計,98.5%以上的回答者認為:「只有自由,香港才能穩定;只有民主,香港才能發展」。加藤嘉一因此得出結論——這證明香港與信仰「穩定壓倒一切」和「發展才是硬道理」的內地是截然不同的兩個地區,「一國兩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加藤嘉一稱讚香港年輕人優秀,不過他認為這並非基因決定的,而是制度造就的。他說:「台灣、內地、澳門都是華人,為甚麼香港人如此特別?」答案是:「制度——不是香港人多優秀,而是香港的制度優越,香港人應該感謝制度環境。」香港人的法治、廉潔、高效、自律、秩序感,都讓加藤嘉一印象深刻。在國際視野、英文水準上,他覺得香港人比日本人更勝一籌。
加藤嘉一認為,香港「反共基地」的基調是歷史遺留產物,因為一代代在中國內地受到政治迫害的人,南來香港,導致香港人對公權力有天然的批判意識。
談及去年的社運,加藤嘉一說:「任何社會的青年都熱血,容易衝動,為理想不擇手段。香港抗爭者的『革命精神』很好,我很敬佩。」但是,他也提醒香港年輕人要對現實、前景有獨立思考,尤其是激進的抗爭者要接受一個事實:「香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為『一國兩制』賦予的權利和自由抗爭的同時,作為成年人要準備好為違法付出代價。」他說:「內地與香港、港府與市民、建制與泛民,未來會持續博弈,但我最擔心的是連博弈都消失,那香港就完蛋了——我希望香港保持健康的博弈。」
港版國安法實施後,有神秘人物「提醒」加藤嘉一:「不要以為這法律和你沒有關係。」他認為,任何國家制訂和國家安全相關的法律是合理的,因為國家安全很重要,他不反對。但他補充,既然有「兩制」,「港版國安法」在香港的實施,必須按照香港的立法程序,而不應該由全國人大立法然後在香港實施,即使由全國人大來立法,在審議和通過之前,務必經歷香港特區政府和廣泛市民之間的充份討論和博弈,否則中央和特區之間,港府和港人之間,一定會因此出現更深層次的摩擦和對立。
加藤嘉一提及全國人大審議「港版國安法」前夕,今年5月,親北京的智庫「紫荊研究院」曾做過一個面向全港市民的意見調查,結果顯示,對於「全國人大依法作出決定,授權全國人大常委會制訂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的有關法律」,有57.7%受訪者表示理解。加藤嘉一指出,數字正正反映至少四成香港市民「不理解」《國安法》的實施過程,也「不支持」《國安法》的成立結果,這與包括特首林鄭月娥在內的部份人士聲稱的「絕大多數港人支持『港版國安法』」不相符,代表香港市民對《國安法》的立法過程存在巨大分歧。
加藤嘉一更留意到,現在已經把「反對《國安法》」作為DQ(取消資格)參選立法會的理由。在加藤嘉一看來,這已反映「立法會已死」。他說:「違反《國安法》的人不能參選可以理解,但連反對港版國安法都不可以參選,是不合理的。」加藤嘉一認為,既然中國以「大國」自居,中國便要主動,有權力、有槍的人要首先退讓,中央政府要主動和反對者接觸。而他也指出,特首的首要任務是在中央和港人之間扮演橋樑。港府官員首先要對港人負責,而不是對中央政府負責。但是,現在港府官員赤裸裸扮演中央代理人。
加藤嘉一認為:「香港是中國的香港,也是世界的香港;香港是中國領土,國際標準。」港府最明智做法是在國際間製造平衡,而不是製造對立。但港府顯然越了紅線,特首居然說:「既然本人並不嚮往到這個國家,看來也可主動註銷(簽證)了。」加藤嘉一問:「這句話會傷害多少投資者的信心?為甚麼那麼多外國人在香港,是因為信任香港——信任,是中國最弱的。」換言之,若摧毀香港,就是間接傷害中國。他痛心疾首地說:「港府不能成為『傀儡政權』。」
加藤嘉一指中共不願意承認香港「反共」,以為鐵腕打擊就能令香港人噤聲。他認為,「河水不犯井水」是對陸港彼此最好的,「想要把香港變成『愛國愛黨』,一千年也不可能。」
加藤嘉一對香港的前景表示悲觀。他說,從去年國徽被玷污之後,中央就忍不住了。他說:「中央覺得,在國家安全面前,香港算甚麼?在全世界反對『港版國安法』的聲音中,人大還要硬通過。臉是保不住了,但他們覺得命保住了。有些人甚至幸災樂禍看『香港之死』,覺得上海有機會取代香港。所以香港毀了,就算中國經濟遇到了問題,他們也不會扶香港。」
他盤算香港最終的結局將是「一國一制」,但老一輩希望努力讓中國走向自由、民主,令中國變成香港這樣。但他認為到了今天這個局面,內地不可能改變,只有內地改變香港的可能,而香港年輕人也失去了改變中國的興趣。除非北京發生「變天」,否則這個結局恐怕無法避免。
加藤嘉一在國安法生效後被迫離開,他無奈笑道:「被迫離開,也是一種體驗。我只是過客,不要把自己太當回事。」回日本後,未來半年他會閉關,寫一本關於香港的專著,是以為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