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50參議員發功 促與台簽雙邊貿協 北約前秘書長籲歐盟助台抗華

美50參議員發功 促與台簽雙邊貿協 
北約前秘書長籲歐盟助台抗華

隨着中美關係惡化,美台關係達史上高峯。美國兩黨合共50位參議員,昨呼籲特朗普政府開始與台灣展開雙邊貿易協定(BTA)的協商,制衡中國。北約前秘書長拉斯穆森(Anders Rasmussen)亦有類似建議,呼籲歐盟國家強化台灣關係,反制中國。

今次50名支持台美雙邊貿易協議的美國參議員,橫跨民主共和兩黨,當中包括「台灣連線」共同主席暨軍事委員會主席、屬共和黨的殷荷菲(James Inhofe),以及「台灣連線」另一名共同主席暨外交委員會民主黨首席議員梅南德茲(Robert Menendez),聯同其他48名參議員,致函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今次是美國眾議院的共和黨「中國工作小組」前日發表報告後,參議院接力出招。

公開信指台美理念相近

公開信指出,美國正尋求推動自由開放的印太市場,台灣是區內與美國理念相近國家。台灣是美國第11大貿易夥伴,過往與美國長年維持穩固經濟夥伴關係,提供美國約20.8萬個就業機會,故強烈建議與台灣正式就全面貿易協定展開談判,相信兩地簽訂全面雙邊貿易協定後,將帶來更多就業機會。

據統計2019年台美貿易總額達855億美元(約6,626億港元),但美國對台貿易逆差是231億美元(約1,790億港元)。台灣政府上月宣佈,美豬美牛在明年元旦解禁,為台美敲定貿易協定鋪路,但美豬美牛含瘦肉精問題、民進黨強行闖關零資詢,亦引發台灣不少爭議。

除了美國外,歐洲及台灣的關係似乎或能更進一步。北約前秘書長拉斯穆森在德國撰文,指出從捷克參院議長訪台後被中國威脅、前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被捕來看,歐盟領導人一是接受中共霸權,一是與台灣合作。他認為歐盟如果真的想在地緣政治扮演角色,對台關係不能再像過去一樣被動和低調。他建議歐盟重新啟動與台灣的雙邊投資協定(BIA),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份出席世界衞生組織(WHO)大會,亦可以與台灣等印太地區民主國家組織非正式的集團。他相信歐盟的做法一定激怒中國,但「關鍵在於歐洲是否站在同一陣線,不被分化,畢竟北京同時與美國及歐洲進行貿易戰的可能性不高。」

《福布斯》亦刊出挺台文章,形容台灣在軍事、經濟層面均舉足輕重,屬於全球的「心臟地帶」,一旦台灣落入北京控制,西太平洋的戰略平衡將被改變,建議美國應武裝台灣,不僅是為了保護這個自由島嶼,而是若北京突破第一條島鏈,美國國防將面對威脅。

中央社/福布斯

■美國或將啟動台美雙邊貿易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