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近在眼前,加上市場憂慮疫情再反彈對經濟造成持續影響,資金已「用腳投票」,令美國債市出現「走資」。當中,美國垃圾債券基金面對自3月份疫情最嚴重時期以來,最大規模資金流出。
資產管理公司TwentyFour Asset Management美國信貸部門主管David Norris指,有爭議的選舉 「非常令人不安」,料11月3日之前市場「波動加劇」。
根據EPFR Global數據,截至9月23日一周,投資者從美國高息債券基金中撤資48.6億美元(約379億港元),單周淨流出規模僅次3月中旬疫情最嚴重時期的56億美元。分析指,疫情對經濟造成打擊,加上大選前不明朗因素湧現,投資者遂削減債市中風險較高的垃圾債持倉,轉投避險資產。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全球資產配置主管蘇安純指,若拜登執政,高水平財政支出或增加通脹壓力,有機會迫使美聯儲局提早於2023年前加息;一旦市場在儲局零利率政策結束後開始定價,將導致債市面臨更多阻力。
不過,他強調即使此情況真的出現,「也是2022年的故事」;該行目前看好以人民幣結算的中國政府債券,因該利率大大高於美國利率,且利率風險相對較低。另亦看好內房高收益債券,尤其BB級債券和短期債券。
目前民調和博彩公司均顯示拜登稍為領先,惟瑞銀指,美國2016年總統大選時,民調及博彩公司的結果均與最終選舉結果大相徑庭,「選舉制度很複雜,永遠不要低估在任者的優勢」,建議投資者考慮潛在贏家和輸家有可能為市場帶來的影響而建倉,而非押注於某一特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