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法刀架港人 叫口號大減一半

國安法刀架港人 
叫口號大減一半

【本報訊】港版國安法6月30日深夜生效後,香港瀰漫白色恐怖。本報上周以街頭問卷訪問逾300港人,比較法例生效三個月以來市民取態的變化,發現參與行動的港人比例大減六成半以上,大部份抗爭口號使用比率亦急跌逾五成;表明在新例下不再叫口號的人數更增加1.12倍;五成六人承認因國安法減少投入社運,擔心自身安全及親友受連累。大數據亦指,社交平台涉及抗爭的輿論熱度過去數月下跌,惟每當有重大社會事件發生,「敏感詞」使用率即上升,反映港人面對大是大非,仍會選擇繼續發聲。

港版國安法生效至今三個月,本報上周於街頭以問卷調查方式,成功訪問323名香港人,了解新例下市民在行動或使用口號的變化。受訪者年齡介乎11至70歲,過半為90後,99.6%人自評為「黃絲」,當中26.9%人自認為「深黃」組別。

調查發現,受訪者參與「遊行示威」、「罷工/罷課」、「貼連儂牆」及「窗邊叫口號」四項直接行動的跌幅最為顯著,分別跌66.8%、72.9%、73.98%及76.43%;非直接行動中以「捐助抗爭基金/團體」下跌最多,較實施前減45.32%。

■港版國安法6月30日深夜生效後,翌日仍有市民高舉光時旗上街。

大數據揭抗爭輿情呈跌勢

口號使用方面,絕大部份抗爭常見的口號如「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五大訴求 缺一不可」、「香港獨立」等銳減逾五成,當中跌幅最高為「香港人反抗」,下跌70.21%。表明在新例下不再叫口號或每星期叫口號少於一次的人士,分別增1.12倍及1.07倍;部份自評為「深黃」的受訪者,近月更不曾高叫任何口號。

56.3%受訪者承認港版國安法實施後,減少對社會運動的參與度,當中34.1%人憂慮人身安全,29.7%人不想家人或親友被連累,亦有18.7%人因不能改變現狀感到無力而放棄。

本報同時委託本地大數據公司ASIAM,翻查近三月本地社交平台的討論情況,發現網上涉及抗爭的整體輿情熱度呈跌勢,受眾減少「畀Like」、留言或轉發。

ASIAM數據分析及策略總監李鴻彥估計與國安法實施及港人出現「新聞疲勞」有關,「因為始終經歷咗成年,你每一個月嘅21號都係遊行,7月21號、8月21號、9月21號,佢開始冇咁大反應,係會有嘅。」

下跌的趨勢更可見於一些有機會觸犯國安法的「敏感詞」,如「光復香港」、「香港獨立」等出現的頻率。以「光復香港」為例,ASIAM數據顯示,6月不時有網民會使用「光復香港」發文,但7月3日港府發聲明指「光時」口號或違反國安法後,網民即減少使用。不過,李指出,這些「敏感詞」的使用量在某些日子會突然暴增,如「光復香港」一詞於7.13泛民初選翌日、警察首次引用國安法拘捕等日子,使用頻率曾出現「小高峯」,「未來係會見到一樣嘢,即係一旦有大事發生,一樣會有出嚟嘅人,佢哋一樣會喺網上面講嘢或者留言!」